西斋秋感二十首
齐梁陈隋诗,真可以不作。
至如晋宋间,渊明可无学。
盲统集文选,似以刖报璞。
后生今寒蝉,焉识独唳鹤。
缅怀东篱间,用意极玄邈。
笔势所到处,足与二雅角。
心期重华并,襟度大庭朴。
瓶空无酒斟,肯受寄奴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西斋:指诗人的书房或居所。
- 齐梁陈隋:指南朝的四个朝代,即齐、梁、陈、隋。
- 渊明:指东晋诗人陶渊明。
- 刖报璞:刖,古代的一种刑罚,砍去脚;璞,未经雕琢的玉石。这里比喻不识货,糟蹋了好东西。
- 寒蝉:比喻见识短浅的人。
- 独唳鹤:比喻有独特见解和高尚情操的人。
- 东篱:陶渊明诗中常提到的隐居之地。
- 二雅:指《诗经》中的《大雅》和《小雅》。
- 重华:指舜,古代传说中的贤君。
- 大庭:古代传说中的帝王,这里指其朴素的风格。
- 寄奴:指南朝宋的开国皇帝刘裕,小名寄奴。
翻译
齐梁陈隋时期的诗,真的可以不去创作。 至于晋宋之间的时代,陶渊明又何须去学习呢? 盲目地编纂文选,就像是用刖刑来回报璞玉。 现在的年轻人如同寒蝉,怎能识别那孤独鸣叫的鹤呢? 我怀念在东篱下的时光,那里的意境深远而玄妙。 笔锋所至之处,足以与《诗经》中的《大雅》和《小雅》相媲美。 我的内心期望与舜并肩,我的胸怀宽广如同大庭的朴素。 瓶中已空无酒可斟,又怎会接受寄奴的托付呢?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当时诗坛的不满和对陶渊明诗歌的崇敬。诗人认为齐梁陈隋的诗歌不值得创作,而陶渊明的诗歌则是学习的典范。他批评了当时文选的编纂者不识货,也批评了年轻人的见识短浅。诗中,诗人表达了对陶渊明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己诗歌才华的自信。最后,诗人以瓶空无酒的形象,婉拒了权贵的托付,显示了他的清高和独立。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诗歌艺术的独到见解和高尚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