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斋秋感二十首

· 方回
江上枫已丹,林中橘犹绿。 天寒百骸痛,抱膝玩幽独。 生世六十年,鲜荣足忧辱。 赋归弃空庐,惜此数竿竹。 儿孙共十辈,何计给饘粥。 万事不如人,唯诗尚可读。 秋感二十篇,夜断朝复续。 开樽寘前庭,一杯歌一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百骸(bǎi hái):指全身的骨骼。
  • 鲜荣:指短暂的光荣。
  • 饘粥(zhān zhōu):指稀饭,这里泛指食物。
  • (zhì):放置。

翻译

江边的枫叶已经变红,林中的橘子依然绿意盎然。天气寒冷,全身骨骼都感到疼痛,我抱膝独坐,享受这份幽静孤独。活了六十年,短暂的光荣伴随着足够的忧愁和耻辱。我选择归隐,放弃了空荡的房屋,只可惜这几竿竹子。儿孙共有十人,如何计划供给他们食物。世间万事我都不如人,唯有诗歌尚可一读。秋天的感慨写了二十篇,夜深人静时思绪断断续续。打开酒樽,在前庭放置一杯酒,唱一首歌,享受这一刻。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晚年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感受。通过“江上枫已丹,林中橘犹绿”的对比,展现了季节的变迁和自然的恒常。诗中“天寒百骸痛,抱膝玩幽独”表达了诗人身体的衰老和孤独的心境。诗人在经历了六十年的风雨后,选择归隐,对世事已无太多留恋,唯对诗歌情有独钟。结尾处的“开樽寘前庭,一杯歌一曲”则透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简单享受和对诗歌的热爱。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