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雪霁郊原,冰凝池沼,时当深入穷冬。重阳此日,降迹阐真风。还是丹阳师父,乱尘世、飞上天宫。玄元理,一升一降,显现至神功。 无穷。真匠手,京南陕右,河北山东。但儿童耆老,谁不钦崇。应物随机顺化,垂方便、三教通同。诸公等,从今已往,何日再相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雪霁(jì):雪后天晴。
  • 郊原:郊外的平原。
  • 冰凝:冰冻。
  • 穷冬:深冬,严冬。
  • 重阳:农历九月初九,这里可能指某位道教高人的名字或称号。
  • 降迹:降临,出现。
  • 阐真风:阐明真理,传播道教教义。
  • 丹阳师父:可能指某位道教高人,丹阳为其称号或地名。
  • 乱尘世:超脱尘世。
  • 飞上天宫:比喻得道升天。
  • 玄元理:道教的深奥道理。
  • 一升一降:比喻道教修炼过程中的升降变化。
  • 显现至神功:显示出极高的神通。
  • 真匠手:真正的高手,指道教高人。
  • 京南陕右:指中国的不同地区。
  • 河北山东:同上。
  • 儿童耆老:小孩和老人。
  • 钦崇:尊敬崇拜。
  • 应物随机顺化:顺应自然,随机应变。
  • 垂方便:提供便利,指传播教义。
  • 三教通同:儒、释、道三教相通。
  • 从今已往:从今以后。
  • 何日再相逢:何时能再次相见。

翻译

雪后天晴,郊外的平原被冰雪覆盖,此时已是深冬时节。在这个重阳之日,某位道教高人降临,传播道教的真谛。这位高人,被称为丹阳师父,他超脱了尘世,飞升至天宫。道教的深奥道理,通过修炼的升降变化,显示出极高的神通。

这位真正的高手,无论是在京南、陕右,还是在河北、山东,无论是小孩还是老人,无不尊敬崇拜他。他顺应自然,随机应变,提供便利,使儒、释、道三教相通。诸位,从今以后,我们何时能再次相见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道教高人的形象,通过雪霁郊原的冬日景象,引出了这位高人的降临和他在道教中的重要地位。诗中,“丹阳师父”被塑造成一个超脱尘世、飞升天宫的道教圣人,他的教义和神通受到广泛尊敬。结尾的“何日再相逢”表达了诗人对这位高人的怀念和对未来相聚的期盼,同时也反映了道教徒对道教圣人的敬仰和对道教教义的追求。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满了道教的神秘色彩和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