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亭秋怀十五首
高台何巍巍,远眄千里道。
长夏绝游朋,荒径丰茂草。
菑翳一以剪,秋意豁幽抱。
能赋昔为谁,今死骨已槁。
魂兮果何之,言语空媚好。
我欲有所酌,适值樽中燥。
焉得瓢天浆,伊人共倾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巍巍:形容高大雄伟的样子。
- 眄(miǎn):斜视,这里指远望。
- 菑翳(zī yì):指杂草和遮蔽物。
- 豁:开阔,敞亮。
- 幽抱:内心的感受或情怀。
- 槁:干枯。
- 媚好:美好。
- 酌:饮酒。
- 樽:古代盛酒的器具。
- 燥:干燥。
- 瓢:用瓢舀取。
- 天浆:指美酒。
- 伊人:那个人,指已故的能赋者。
翻译
高台巍峨耸立,远望千里大道。 长夏时节无游伴,荒径上草木茂盛。 一旦剪除杂草和遮蔽物,秋意便豁然开朗,心情也变得明朗。 昔日能赋诗的人是谁,如今已死去,骨头都已干枯。 他的灵魂究竟去了哪里,留下的言语依旧美好。 我想饮酒,却恰逢酒杯干燥。 怎能用瓢舀取天上的美酒,与那已故的人共同畅饮。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高台、荒径、秋意等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逝去友人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高台何巍巍”一句,以高台的雄伟象征诗人内心的壮志与远望,而“长夏绝游朋”则透露出孤独与寂寥。后文通过对杂草的剪除,引出秋意的豁然开朗,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清明与释放。结尾处对已故友人的怀念,以及对美酒的渴望,更是深化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和友情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