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

· 方回
万事峥嵘入夜思,稍欣无病且无饥。 山田望稔秋收近,暑月乘凉早起宜。 暗撚须髯惊露湿,倦爬疥癣喜风吹。 买薪汲水营蔬茹,草草盘餐了一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峥嵘(zhēng róng):形容事情复杂多变。
  • (rěn):丰收。
  • (niǎn):捻,用手指搓。
  • 须髯(xū rán):胡须。
  • 疥癣(jiè xuǎn):皮肤病,这里比喻身体的不适。
  • 蔬茹(shū rú):蔬菜。

翻译

清晨早起,思绪万千,夜里的种种复杂事务在心头盘旋。幸好身体无恙,也未感到饥饿。望着山间的田地,期盼着秋天的丰收即将到来,暑热天气里,早起乘凉是最适宜的。在微凉的露水中,我轻轻捻着胡须,感到一丝惊讶。疲惫地抚摸着身上的不适,欣喜于清风吹拂。买来柴火,汲取清水,准备蔬菜,简单地做了一顿饭,草草地结束了这顿餐食。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清晨的场景,通过诗人的生活细节反映出其朴素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亲近。诗中“万事峥嵘入夜思”展现了诗人夜间的思绪繁杂,而“稍欣无病且无饥”则透露出对简单生活的满足。后文通过对山田、秋收、暑月早起的描写,表达了对农耕生活的期待和对自然节气的顺应。最后,诗人通过“买薪汲水营蔬茹”等具体动作,展现了其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以及对简单生活的珍视。整首诗语言朴实,意境清新,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自然和谐的生活哲学。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