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戌元日二首

· 方回
犹忆儿时襁褓中,天南跋涉到江东。 间关岭海三千里,倏忽星霜六十翁。 追远无涯心事苦,苟生何益暮途穷。 雪消日薄寒尤力,独倚危楼数过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丙戌: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年份。
  • 元日:农历新年第一天。
  • 襁褓:(qiǎng bǎo)指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这里代指婴儿时期。
  • 天南:指南方的遥远地方。
  • 江东:指长江下游以东地区,即现在的江苏、安徽一带。
  • 间关:形容路途艰难。
  • 岭海:指岭南地区,即现在的广东、广西一带。
  • 倏忽:(shū hū)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 星霜:比喻岁月。
  • 追远:追念远去的亲人或往事。
  • 苟生:苟且偷生。
  • 暮途穷:比喻人到晚年,前途渺茫。
  • 雪消:雪融化。
  • 日薄:太阳快要落山,这里形容天气寒冷。
  • 危楼:高楼。
  • 过鸿:飞过的大雁。

翻译

还记得在襁褓中的婴儿时期,从遥远的南方跋涉到了江东。 历经艰难,穿越了岭南三千里,转眼间,六十年的岁月已匆匆流逝。 追忆往事,心中无尽的苦楚,苟且偷生,晚年前途渺茫又有何益。 雪已融化,太阳即将落山,寒意更甚,独自倚在高楼上,数着飞过的大雁。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回忆儿时的迁徙经历,展现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感慨和对生命无常的沉思。诗中“间关岭海三千里,倏忽星霜六十翁”一句,既表达了旅途的艰辛,又突显了时间的飞逝。末句“雪消日薄寒尤力,独倚危楼数过鸿”则以景结情,通过对寒冷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