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宾旸斋中独坐五首

· 方回
蚁溃金堤薄俗颓,圣门谁与嗣云来。 良难托讽追风雅,只可微辞纪定哀。 有志向能穿虎石,无疑今始悟蛇杯。 掀天气燄吾尝见,转首空成一聚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依照别人作诗所用韵脚的次序来和诗。
  • 宾旸: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
  • 独坐:独自坐着。
  • 蚁溃金堤:比喻小问题不解决会酿成大灾难。
  • 薄俗颓:指社会风气败坏。
  • 圣门:指儒家学派。
  • 嗣云来:继承前人的事业。
  • 托讽:寄托讽喻之意。
  • 追风雅:追随古代的文雅风尚。
  • 微辞:委婉的言辞。
  • 纪定哀:记录下固定的哀思。
  • 穿虎石:比喻有坚定的意志。
  • 悟蛇杯:指明白事情的真相,典出《庄子》中的“杯弓蛇影”。
  • 掀天气燄:形容气势盛大。
  • 转首:转眼间。
  • 一聚埃:一堆尘埃,比喻事物的短暂和虚幻。

翻译

依照宾旸的诗韵,我独自坐着写下这五首诗。 小小的蚂蚁也能溃决坚固的金堤,如今这世风日下,谁又能继承圣人的门庭呢? 我难以用诗来寄托讽喻,只能用委婉的言辞记录下这固定的哀思。 有志向的人能够穿透虎石,今天我终于明白了蛇杯的真相。 我曾见过那气势如虹的景象,但转眼间一切都化为了一堆尘埃。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蚁溃金堤”和“圣门谁与嗣云来”等意象,深刻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败坏和儒家传统衰落的忧虑。诗中“穿虎石”和“悟蛇杯”表达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对事物真相的洞察。结尾的“掀天气燴吾尝见,转首空成一聚埃”则抒发了对世事无常、一切繁华转瞬即逝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