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释休官之意

· 方回
七载休官学老农,间关垂死脱兵锋。 折腰早觉身难屈,饶舌悬知世不容。 已幸栎阳归旧质,可能稷嗣冀新封。 时清犹作茹芝老,杜叟斯言我愿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间关:形容道路、地势的艰险。这里指经历艰难险阻。
  • 垂死:接近死亡,形容极度危险或困难。
  • 脱兵锋:脱离战乱,避免战争的危险。
  • 折腰:弯腰行礼,比喻屈服或恭敬。这里指屈服于权势。
  • 身难屈:身体难以弯曲,比喻不愿屈服。
  • 饶舌:多言多语,这里指直言不讳。
  • 悬知:预知,预料。
  • 世不容:不被社会所接受或容忍。
  • 栎阳:地名,这里指归隐的地方。
  • 旧质:原来的本性或状态。
  • 稷嗣:古代传说中的农神,这里指希望得到新的封赏或地位。
  • 新封:新的封赏或地位。
  • 茹芝:吃灵芝,比喻隐居生活。
  • 杜叟:杜甫,唐代著名诗人。
  • 斯言:这样的话。

翻译

七年来我放弃了官职,学习做一名老农,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几乎丧命,才得以脱离战乱的危险。我早已发现自己的身体难以屈服于权势,直言不讳的性格也预料到不会被社会所容忍。我已经庆幸能够归隐到栎阳,回归我原来的本性,也许还能希望得到新的封赏或地位。在这个清平的时代,我仍然愿意像吃灵芝一样过着隐居的生活,杜甫的这些话,我愿意跟随。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方回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七载休官学老农”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放弃官职,选择回归田园生活的决定。通过“间关垂死脱兵锋”,诗人描绘了自己经历的艰难险阻,以及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后文中的“折腰早觉身难屈”和“饶舌悬知世不容”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在官场中的不适应和不被接受。最后,诗人以杜甫的话作为结尾,表达了自己愿意追随杜甫,过一种清静、自由的生活的愿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弃。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