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伯宣尚书士常吏侍二首

· 方回
贫与身仇病作魔,春来为况复如何。 梅花未了桃花动,诗债犹稀酒债多。 剩喜故人跻要路,稍令閒客藉馀波。 吏廉岁稔兵氛寝,是处江湖可一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剩喜:特别高兴。
  • :[jī],登上。
  • 要路:重要的职位或地位。
  • :利用。
  • 馀波:余下的影响或恩惠。
  • 岁稔:年成丰收。
  • 兵氛:战乱的气氛。
  • 是处:处处,到处。
  • 一蓑:一件蓑衣,指隐居生活。

翻译

贫穷与身体的不适如同病魔缠身,春天的景象又如何呢?梅花尚未凋谢,桃花已经开始绽放,欠下的诗债不多,但酒债却不少。特别高兴的是老朋友登上了重要的职位,稍微让我这样的闲人也能利用到他的余荫。官员廉洁,年成丰收,战乱平息,到处都是可以隐居的江湖之地。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升迁的喜悦,同时也反映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对比梅花与桃花的盛开,以及诗债与酒债的多少,巧妙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自己的生活状态。后两句则通过“故人跻要路”和“吏廉岁稔兵氛寝”来表达对友人仕途顺利和社会安宁的欣慰,最后以“是处江湖可一蓑”寄托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渴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