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移东兵剿南贼

· 方回
破贼须先易,行军要出奇。 霆轰当不测,乌合本无知。 夏税催科日,秧田插莳时。 扫除如少缓,两不便公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霆轰 (tíng hōng):比喻迅速猛烈,如雷霆般。
  • 乌合 (wū hé):指无组织无纪律的一群人。
  • 催科 (cuī kē):催促缴纳赋税。
  • 插莳 (chā shì):插秧,种植水稻。

翻译

击败敌人应先从容易的开始,行军作战要出其不意。 如雷霆般的攻击让人难以预料,乌合之众本来就缺乏智慧。 夏天的税收催促缴纳的日子,正是秧田插秧的时节。 如果扫除贼寇稍有迟缓,对公家和私人都不利。

赏析

这首作品强调了军事行动的策略性和时效性。诗中“破贼须先易,行军要出奇”体现了作者对于军事策略的深刻理解,即应选择容易的目标开始,同时采取出其不意的战术。后句以“霆轰”形容攻击的迅猛,以“乌合”形容敌人的无组织,进一步强调了迅速行动的重要性。最后,通过“夏税催科日,秧田插莳时”点明了行动的紧迫性,如果不及时扫除贼寇,将会影响到税收和农业生产,从而影响到国家和民众的利益。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于军事和政治的深刻见解。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