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无贰和予杂言有缘督之句用韵谢之

· 方回
可食不必驼峰肉,可居不必鸱尾屋。竹篱菜羹人得知,此中有士定不俗。 东里先生癯似鹤,閒门不受童蒙渎。七弦琴外棋一枰,七星冠上巾一幅。 忽然一日紫阳虚叟来,暂肯朦胧开睡目。朝闻客子代穰侯,暮见河阳诛汧督。 居然鹏鴳自不齐,孰谓熊鱼俱所欲。平生此老世人嫉若雠,至此方知夔一足。 无心敢徼失马福,勿用小荣包大辱。富儿贵公百花尽,吾曹冷落如残菊。 君不见老氏故书教我云,守雌守黑为溪谷。会当访公更谋一大醉,幕天席地鼾卧无南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缘督:遵循中正之道。
  • 驼峰肉:指珍贵的食物。
  • 鸱尾屋:指华丽的住宅。
  • 竹篱菜羹:简朴的饮食。
  • 东里先生:指隐居的贤人。
  • 癯似鹤:形容瘦削如鹤。
  • 童蒙渎:指无知的人。
  • 七星冠:道士的帽子。
  • 紫阳虚叟:指紫阳真人,道教神仙。
  • 穰侯:古代官职,此处代指权贵。
  • 河阳诛汧督:河阳,地名;汧督,官职,此处指被诛杀的官员。
  • 鹏鴳:鹏鸟和鴳雀,比喻志向大小不同的人。
  • 熊鱼:熊掌和鱼,比喻难以兼得的事物。
  • 夔一足:夔,古代传说中的独脚兽,比喻独特的人才。
  • 失马福:指因祸得福。
  • 残菊:比喻被冷落的人。
  • 老氏:指老子,道家创始人。
  • 守雌守黑:指保持谦卑和隐秘。
  • 溪谷:比喻隐居的地方。

翻译

不必追求珍贵的驼峰肉和华丽的鸱尾屋,住在竹篱边吃着简单的菜羹,这样的生活才显得真正不俗。东里先生瘦削如鹤,他的家门不接受无知者的打扰。除了七弦琴,他还喜欢下一盘棋,头戴七星冠,身披一幅巾。

有一天,紫阳虚叟突然来访,他暂时睁开了沉睡的眼睛。早上听到客人代替了权贵,晚上又听说有官员被诛杀。人们志向不同,就像鹏鸟和鴳雀,谁说熊掌和鱼都是人们所追求的呢?

这位老者一生被人嫉妒如仇敌,现在才知道他是独特的人才。他不想因祸得福,也不愿用小的荣耀掩盖大的耻辱。富贵之人如百花盛开,而我们这些冷落的人就像残菊。

你没看见老子的书中教我们保持谦卑和隐秘,像溪谷一样深藏不露。我应该去找这位老者,再痛快地醉一场,以天为幕,以地为席,无忧无虑地躺下,不分南北。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富贵与简朴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不屑。诗中运用了许多比喻和典故,如“驼峰肉”与“鸱尾屋”代表富贵,而“竹篱菜羹”则象征简朴。通过“东里先生”的形象,展现了隐士的高洁与超脱。最后,作者借用老子的教诲,强调了保持谦卑和隐秘的重要性,表达了对世俗的超越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