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饮张季野宅分韵得张字

· 方回
涂潦访远客,未免褰我裳。 同行二三子,先后相扶将。 达官肯忘势,鳞次升高堂。 具言大雨水,民饥籴估昂。 西成已无望,颜色俱恻怆。 斗升弃孩稚,此事真可伤。 今年劣足支,所虑明年荒。 肉食念沟瘠,岂无筹策良。 有司执所见,猾吏尤不臧。 老夫颇涉历,意欲输毫芒。 窃虞水投石,徒用热中肠。 不如归去来,涤闷寻杯觞。 平生济物心,已施不复张。 尚于朋友间,未减诗酒狂。 华屋旧公孙,燕室书画香。 娱琴适情性,悟棋知兴亡。 万事不挂口,逍遥参蒙庄。 缪忝相如右,终惭思旷傍。 淫霖苦未已,积阴翳秋阳。 时艰近至此,盗贼将披猖。 一醉岂易得,悲歌成短章。 邂逅即分首,相思云树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涂潦(tú lǎo):泥泞的水坑。
  • (qiān):提起。
  • (cháng):古代指下身的衣服,即裙子。
  • 扶将(fú jiāng):扶持,帮助。
  • 鳞次(lín cì):像鱼鳞一样排列,形容密集。
  • (dí):买粮食。
  • 估昂(gū áng):价格高昂。
  • 西成:秋天的收成。
  • 恻怆(cè chuàng):悲伤。
  • 斗升:比喻微薄的粮食。
  • 孩稚(hái zhì):儿童。
  • 肉食:指官员。
  • 沟瘠(gōu jí):指贫困的人。
  • 筹策:计划,策略。
  • 有司:官吏。
  • 猾吏(huá lì):狡猾的官吏。
  • 涉历:经历,了解。
  • 水投石:比喻无济于事。
  • 热中肠:内心焦急。
  • 归去来:回去再来。
  • 涤闷(dí mèn):消除烦闷。
  • 杯觞(bēi shāng):酒杯。
  • 济物:帮助他人。
  • :给予。
  • :扩大。
  • 华屋:华丽的房屋。
  • 燕室:安静的房间。
  • 娱琴:弹琴娱乐。
  • 适情性:适应性情。
  • 悟棋:领悟棋道。
  • 兴亡:兴盛与衰亡。
  • 挂口:挂在嘴边。
  • 逍遥:自在,不受拘束。
  • 参蒙庄:参悟庄子的哲学。
  • 缪忝(miù tiǎn):谦词,表示自己不配。
  • 相如:指司马相如,西汉著名文学家。
  • 思旷:思念远方。
  • :旁边。
  • 淫霖(yín lín):连绵不断的雨。
  • 积阴:长时间的阴天。
  • (yì):遮蔽。
  • 秋阳:秋天的阳光。
  • 时艰:时局艰难。
  • 盗贼:指战乱。
  • 披猖(pī chāng):猖狂。
  • 短章:短诗。
  • 邂逅(xiè hòu):偶然相遇。
  • 分首:分别。
  • 云树:比喻远方的景物。

翻译

在泥泞的水坑中探访远方的客人,不得不提起裙摆。同行的两三位朋友,先后相互扶持着前行。达官贵人愿意忘记自己的权势,像鱼鳞一样密集地进入高堂。他们谈论着大雨和洪水,民众饥饿,粮食价格高昂。秋天的收成已经无望,大家的脸色都显得悲伤。微薄的粮食被抛弃,孩子们的事情真是令人伤心。今年勉强能够支撑,但担心明年会更加荒凉。官员们想到那些贫困的人,难道没有好的计划吗?官吏们坚持自己的看法,而狡猾的官吏更是不善。我虽然有所了解,想要贡献一点微薄之力。但恐怕这就像水投石,只是徒劳地焦急。不如回去再来,寻找酒杯以消除烦闷。我一生都在帮助他人,已经给予的不再扩大。但在朋友之间,我的诗酒狂热未减。华丽的房屋里住着旧时的公孙,安静的房间里充满了书画的香气。弹琴娱乐,适应性情,领悟棋道,知道兴盛与衰亡。万事不挂在嘴边,自在地参悟庄子的哲学。我谦逊地认为自己不配站在司马相如的右边,最终惭愧地思念远方。连绵不断的雨还未停止,长时间的阴天遮蔽了秋天的阳光。时局艰难已经到了这种地步,战乱即将猖狂。一醉岂是容易得到的,悲歌成了短诗。偶然相遇后即刻分别,相思之情如同远方的云树,绵延不绝。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在艰难时局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和对时局动荡的忧虑。诗中,作者通过访问远客的场景,展现了社会的不安和民众的苦难,同时表达了自己虽欲助人却力不从心的无奈。诗的后半部分,作者转向个人情感的抒发,表达了对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人文关怀。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