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累朝:历代。
- 科第:科举考试。
- 名臣:著名的官员。
- 参透:深刻理解。
- 雄深:雄浑深沉。
- 雅健:文雅而有力。
- 锻成:锤炼而成。
- 俊逸:英俊洒脱。
- 清新:新颖别致。
- 马班翁季:指马融、班固、翁方纲、季羡林等历史上的文学大家。
- 羞前躅:羞于追随前人的足迹。
- 王谢云仍:指王羲之、谢安等历史上的文化名人。
- 踵后尘:追随其后。
- 颇恨:非常遗憾。
- 叨桐濑守:指作者自己曾任桐濑(地名)的守臣。
- 绣梓:指刻印书籍。
- 励儒绅:激励读书人。
翻译
历代科举考试中都有著名的官员,但四代中能写诗的只有两个人。深刻理解了雄浑深沉与文雅有力的结合,锤炼出了英俊洒脱且新颖别致的风格。对于马融、班固等文学大家,我羞于追随他们的足迹,而对于王羲之、谢安等文化名人,我也只能追随其后。我非常遗憾曾任桐濑的守臣,却未能刻印书籍来激励读书人。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家族文化传承的自豪与对个人文学成就的谦逊。诗中,“累朝科第总名臣”展现了家族的荣耀历史,而“四世能诗才二人”则透露出对家族文学才华的珍视。后句通过对“雄深”、“雅健”、“俊逸”、“清新”等词的运用,描绘了自己诗歌风格的独特与高超。结尾的“颇恨昔叨桐濑守,未能绣梓励儒绅”则流露出对未能为文化教育做出更多贡献的遗憾。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展现了家族的辉煌,也体现了作者个人的文学追求与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