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孙君文还桐庐二首

· 方回
谈笑丁年取甲科,一官潦倒鬓今皤。 飞腾尚觉声名在,枯槁其如骨相何。 舌鼓风雷无与敌,胸吞海岳未为多。 向来一纪桐江上,殊欠先生共切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丁年:指壮年。
  • 甲科:古代科举考试的最高等级。
  • 潦倒:颓丧,失意。
  • :(pó),形容头发白。
  • 飞腾:比喻事业或名声迅速上升。
  • 枯槁:形容憔悴,干枯。
  • 骨相:指人的骨骼相貌,古人认为骨相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 舌鼓风雷:形容言辞激烈,有如风雷。
  • 胸吞海岳:形容胸怀宽广,能包容大海和高山。
  • 一纪:古代以十二年为一纪。
  • 切磨:切磋琢磨,指学问或技艺上的交流与提高。

翻译

在壮年时轻松取得科举最高等级,但一官半职却让人颓丧,如今头发已白。 虽然名声仍在迅速上升,但憔悴的容颜和命运的骨相又如何呢? 言辞激烈无人能敌,胸怀宽广能包容大海和高山。 回想过去十二年在桐江上,缺少了与您的切磋琢磨,实在遗憾。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孙君文的怀念与敬仰。诗中,“丁年取甲科”展现了孙君文的才华与成就,而“一官潦倒鬓今皤”则透露出诗人对友人境遇的同情。后两句通过对友人言辞和胸怀的赞美,进一步突出了孙君文的人格魅力。结尾的“殊欠先生共切磨”则表达了诗人对与友人交流学习的渴望,以及对过去时光的怀念。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