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弟肖庭二首

· 刘鹗
蟋蟀鸣我宇,流月照我帷。我岂铁石心?宁能不怀归? 种茶南山园,秋雨苗应肥。不审木子树,旱暵今稠稀。 惟应所树棘,岁久还成篱。中烦种橘枳,及时好为之。 此事倘未遂,今岁勿更迟。常嗟树如此,急景风飘吹。 不比王母桃,动作千岁期。庶几菟裘成,晚岁相娱嬉。 连床遂所愿,听雨忘心悲。君看京城中,缁尘化人衣。 百计虑已熟,食力无瑕疵。我言甚迂阔,君亦当三思。 更烦语儿妷,著意过庭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蟋蟀(xī shuài):一种昆虫,常在夜间鸣叫。
  • :屋檐,这里指屋子。
  • 流月:指月光如流水般洒落。
  • :帐幕。
  • 铁石心:比喻心肠硬,不易动情。
  • :仔细观察。
  • 旱暵(hàn):干旱。
  • 稠稀:多或少,这里指树木的茂盛或稀疏。
  • :荆棘。
  • :篱笆。
  • 橘枳:橘子和枳实,这里泛指果树。
  • 菟裘(tú qiú):古代指隐居的地方。
  • 连床:指兄弟同床共枕。
  • 缁尘:黑色的尘土,比喻世俗的污染。
  • 瑕疵:缺点,缺陷。
  • 迂阔:不切实际。
  • 儿妷(zhí):指侄子。
  • 过庭诗:指在家庭中传授的诗文。

翻译

蟋蟀在我屋檐下鸣叫,月光如流水般照在我的帐幕上。我的心难道是铁石做的吗?怎能不怀念归家? 在南山园中种茶,秋雨过后,茶苗应该长得肥壮。不知道那些木子树,经过干旱后现在是茂盛还是稀疏。 只有那些荆棘,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长成了篱笆。心中烦忧,应该种植橘子和枳实,及时行动。 如果这件事未能实现,今年就不要再拖延。常常感叹树木如此,时光飞逝如风。 不像王母的桃树,能活上千年。希望能在隐居之地建成菟裘,晚年可以相互娱乐嬉戏。 兄弟同床共枕,实现心愿,听雨声忘记心中的悲伤。你看京城之中,世俗的污染已将人的衣裳染黑。 百般考虑已经成熟,自食其力,没有任何缺陷。我的话可能有些不切实际,但你也应该三思。 更烦请告诉侄子,要用心学习家传的诗文。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如蟋蟀的鸣叫、流月的照耀,以及对田园生活的描述,如种茶、观察树木的生长,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简朴生活的渴望。诗人的语言质朴而深情,通过对自然和生活的细腻观察,传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兄弟情谊的珍视。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世俗的超脱和对理想的追求。

刘鹗

元吉安永丰人,字楚奇。仁宗皇庆间荐授扬州学录,历翰林修撰,擢江州总管,升广东副使,拜江西参政。守韶六年,后为江西红巾军所破,被执死。为文风骨高秀,学者称浮云先生。有《惟实集》。 ► 3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