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兴二首
秋气日已肃,稍觉庭树变。
江湖子非鱼,风雨客如燕。
桓桓六尺躯,漂母寄一砚。
伯牙莫我顾,遂也羞自荐。
常悲楚卞氏,刖足固求炫。
巢由古之人,怀哉不可见。
坐久开我门,江波白如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遣兴:抒发情感,消遣心情。
- 秋气:秋天的气候。
- 肃:严肃,这里指秋天气候的凉爽和干燥。
- 庭树:庭院中的树木。
- 江湖子:指游历四方的人。
- 风雨客:在风雨中奔波的旅人。
- 桓桓:形容身材高大。
- 六尺躯:指身高六尺,形容身材高大。
- 漂母:指在水边洗衣的老妇人。
- 寄一砚:寄托一方砚台,意指寄托文思或情感。
- 伯牙:古代著名琴师,这里比喻知音难寻。
- 自荐:自我推荐。
- 楚卞氏:指楚国的卞和,因献玉而被刖足。
- 刖足:古代的一种酷刑,割去脚。
- 求炫:求取炫耀。
- 巢由:指古代的隐士巢父和许由。
- 江波:江水波纹。
- 白如练:形容江水波光粼粼,如同白色的绸缎。
翻译
秋天的气息日渐严肃,我逐渐感觉到庭院中的树木也在变化。我这个游历四方的人,就像鱼儿不在江湖,风雨中的旅人如同燕子。我这六尺高的身躯,只能寄托于一方砚台,如同漂母在水边。知音难寻,伯牙不再顾我,我也羞于自我推荐。我常常悲叹楚国的卞和,为了炫耀而遭受刖足之苦。古代的隐士巢父和许由,他们的风范我已无法再见。坐久了,我打开门,只见江水波光粼粼,白如绸缎。
赏析
这首诗通过秋天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和对古代隐士的向往。诗中,“秋气日已肃”描绘了秋天的凉爽和干燥,象征着岁月的变迁和人生的无常。诗人以“江湖子”和“风雨客”自喻,表达了自己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和对知音的渴望。诗末,“江波白如练”的景象,不仅展现了江水的美丽,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理想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