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刘耘庐

· 赵文
江南有故事,极热介秋夏。 空斋得幽景,众绿天所画。 对景惬余情,谈文及兹暇。 山风吹池月,不似城中夜。 百年易过花,万事庶生蔗。 羲和如走马,疾急不可靶。 何妨奴严光,讵肯吏侯霸。 一笑且披襟,新凉自无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依照所和诗中的韵及其用韵的先后次序写诗。
  • 耘庐:刘耘庐,人名。
  • 介秋夏:介于秋天和夏天之间,指夏末秋初。
  • :满足,畅快。
  • 庶生蔗:庶几如生蔗,比喻万事逐渐好转。
  • 羲和:古代神话中驾驭日车的神,这里指时间。
  • 走马:比喻时间流逝迅速。
  • :控制。
  • 严光:东汉时期的隐士,以清高著称。
  • 讵肯:岂肯。
  • 吏侯霸:指做官。侯霸是东汉时期的官员。
  • 披襟:敞开衣襟,比喻心情舒畅。

翻译

江南流传着一些故事,那里的天气在夏秋之交特别炎热。 空旷的书斋里有着幽静的景致,大自然的绿色仿佛是天上的画作。 面对这样的景色,我的心情感到非常畅快,谈论文学也显得格外悠闲。 山间的风吹拂着池塘上的月光,这宁静的夜晚与城中的喧嚣截然不同。 人生短暂,如同花朵容易凋谢,但愿万事都能如甘蔗般逐渐甜美。 时间如同羲和驾驭的日车,飞快地流逝,我们无法控制。 我宁愿像严光那样逍遥自在,也不愿做官受束缚。 何不敞开衣襟,放声大笑,享受这无价的自然凉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江南空斋中的闲适生活和对自然景色的欣赏。诗中,“山风吹池月,不似城中夜”一句,通过对自然与都市夜晚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的结尾“一笑且披襟,新凉自无价”则展现了诗人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以及对自然恩赐的珍视。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名利的超然态度。

赵文

赵文

元吉安庐陵人,字仪可,一字惟恭,初名宋永,号青山。尝三贡于乡,由国学上舍仕南雄府教授。宋亡,入闽依文天祥。元兵下汀州,文与天祥相失,逃归故里。后起为东湖书院山长,授南雄郡文学。有《青山集》。 ► 2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