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重山

诗酒休惊误一生。黄尘南北路、几功名。枝头乌鹊梦频惊。西州月,夜夜照人明。 枕上数寒更。西风残漏滴、两三声。客中新感故园情。音书断,天晓雁孤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黄尘:指尘土,比喻世俗的纷扰。
  • 乌鹊:指乌鸦和喜鹊,常用来比喻不祥或吉祥的预兆。
  • 西州月:指西方的月亮,这里可能指边疆或远方的月亮。
  • 残漏:指夜晚将尽时的漏刻声,古代用来计时的器具。
  • 音书:指书信。

翻译

不要因沉迷诗酒而惊误了一生。在这尘土飞扬的南北路上,多少功名成就。树枝上的乌鸦和喜鹊频频惊醒我的梦。西方的月亮,每夜都照亮着我。

在枕上数着寒夜的更次。西风中,残余的漏声滴答,两三声。客居他乡,新添了对故园的思念。书信已断,天亮时孤雁哀鸣。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功名与世俗的淡漠,以及对远方和故园的深深思念。诗中“黄尘南北路、几功名”反映了作者对功名的冷静看法,而“西州月,夜夜照人明”则透露出对远方的向往和孤独。末句“音书断,天晓雁孤鸣”更是以孤雁的哀鸣象征了作者的孤独和无助,深化了对故园的思念之情。整首词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刘秉忠

刘秉忠

元邢州人,初名侃,字仲晦。为僧时法名子聪。号藏春散人。博学多艺,尤邃于《易》及邵雍《皇极经世》。初为邢台节度使府令史,寻弃去,隐武安山中为僧。乃马真后元年,忽必烈在潜邸,召留备顾问。上书数千百言,引汉初陆贾“以马上取天下,不可以马上治”之言,陈说天下大计。宪宗时,从灭大理,每以天地之好生,力赞于上,所至全活不可胜计。及即位,秉忠采祖宗旧典宜于今者,条列以闻。中统五年,还俗改名,拜太保,参领中书省事。建议以燕京为首都,改国号为大元,以中统五年为至元元年。一代成宪,皆自秉忠发之。卒谥文正。有《藏春集》。 ► 14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