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龟潭
柔川有潭名石龟,石潭见底行斑鱼。中有小儿累十馀,爷娘困剧弃黄口。
不忍面儿疾返走,脱儿饥大著水中,宛转呼啼亦何有。
儿幸俦侣众,精魂未能消。散作飞虫上树木,黑为谢豹黄鸱枭。
爷娘语精魂,毋烦啄我脑。三日五日吾当来,共汝相呼春树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柔川: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斑鱼:身上有斑点的鱼。
- 黄口:指年幼的儿童。
- 俦侣:同伴,伙伴。
- 精魂:灵魂。
- 谢豹:传说中的鸟名,此处可能指某种鸟。
- 鸱枭:指猫头鹰。
- 春树杪:树梢,此处指春天的树梢。
翻译
柔川有一个潭,名叫石龟潭,潭水清澈见底,游动着斑点的鱼。潭中有一群小孩,大约十多个,他们的父母因为困苦而抛弃了这些年幼的孩子。
父母不忍心面对孩子,急忙转身离开,将饥饿的孩子投入水中,孩子们在水中挣扎呼喊,又有什么用呢?
幸好孩子们有同伴,他们的灵魂未能消散。灵魂化作飞虫,飞上树木,有的变成黑色的谢豹,有的变成黄色的猫头鹰。
父母对孩子们的灵魂说,不要麻烦啄我们的头。三五天后我们还会回来,与你们一起在春天的树梢上呼唤。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悲惨的场景,父母因贫困而不得不抛弃自己的孩子,孩子们的灵魂化作飞虫和鸟类,继续在自然界中生存。诗中透露出深深的无奈和悲伤,同时也展现了生命的顽强和延续。通过这种超现实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贫困现实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