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闵川程义士祠遗址

· 赵汸
义士名犹在,方基祠不存。 人心俱感惠,帝泽已推恩。 古木烟霞杂,遗编姓字尊。 信知开府后,奕世有云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闵川程义士祠:指位于闵川的程义士祠堂,程义士可能是一位古代的义士或英雄人物。
  • 方基:指祠堂的基础或基址。
  • 感惠:感受到恩惠。
  • 推恩:推广恩泽。
  • 古木烟霞杂:古树与烟雾、霞光交织在一起,形容景色的幽美。
  • 遗编姓字尊:指留下的文献或编纂,其中姓名字号受到尊重。
  • 开府:古代官职名,指设立府署,自选僚属。
  • 奕世:连续几代。
  • 云孙:指远孙,即隔了很多代的孙子。

翻译

义士的名字依然被人们铭记,但他的祠堂已经不复存在。 人们心中都感受到他的恩惠,皇帝的恩泽也已经推广开来。 古树与烟雾、霞光交织,留下的文献中,他的姓名字号受到尊重。 得知自从开府之后,他的后代已经连续几代,有如云烟般众多的子孙。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程义士祠堂的遗址,表达了对程义士的怀念和对他的恩泽的感激。诗中“义士名犹在”一句,直接点明了程义士在人们心中的地位,而“方基祠不存”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时间的无情和人事的变迁。后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程义士后代的提及,进一步强化了对程义士的敬仰和对他的家族的祝福。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缅怀和对家族传承的赞美。

赵汸

元明间徽州府休宁人,字子常。九江黄泽弟子,得六十四卦大义及《春秋》之学。后复从临川虞集游,获闻吴澄之学。晚年隐居东山,读书著述。洪武二年,与赵埙等被征修《元史》,书成,辞归,旋卒。学者称东山先生。有《春秋集传》、《东山存稿》、《左氏补注》等。 ► 15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