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宗海为余作清江春雨碧嶂秋岚二图赋此赠之

刘君早年善山水,得意往往图樵渔。 西昌城西一相见,忽然赠我双画图。 图中似是清江曲,春雨苍茫汀树绿。 烟中髣髴辨飞帆,水际依微见茅屋。 渔郎系船江石上,一夜矶头水新长。 孤村日暮烟火微,渡口归人暝犹往。 碧嶂层峦翠转奇,岚光秀色含朝晖。 风林落叶洒青壁,云壑流泉生翠微。 我昔结庐此山里,每爱秋岚净如洗。 经年奔走厌风尘,偶看新图心独喜。 凭君添我小纶巾,明当归扫山中云。 他日君来一相访,松根为子开柴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髣髴 (fǎng fú):隐约,不清晰的样子。
  • 依微:隐约,微弱。
  • 纶巾 (guān jīn):古代文士戴的一种头巾。
  • 岚光:山间云雾的光彩。
  • 翠微:山色青翠的样子。

翻译

刘君早年擅长绘山水,得意之作常是樵夫和渔夫的图画。在西昌城西我们一见如故,他突然赠给我两幅画。画中似乎是清江的一曲,春雨中苍茫的汀树绿意盎然。烟雾中隐约可见飞帆,水边隐隐约约看到茅屋。渔郎将船系在江石上,一夜之间矶头的水位新涨。孤村日暮时烟火稀少,渡口仍有归人在夜色中前行。碧嶂层峦色彩愈发奇异,岚光秀色中蕴含着朝晖。风林中落叶洒在青壁上,云壑中的流泉生出翠微。我曾在此山中结庐而居,每爱秋岚如洗般清澈。经年奔波厌倦了风尘,偶然看到新图心中独喜。请君为我添上一顶小纶巾,明日当归扫山中的云。他日君来一访,我将在松根下为你开柴门。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刘永之对刘宗海所赠山水画的欣赏与向往。诗中通过对画中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春雨中的清江和秋岚下的碧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末邀请刘宗海来访,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相聚的期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体现了元代文人山水诗的典型风格。

刘永之

元临江清江人,字仲修,号山阴道士。少随父宦游,治《春秋》学,工诗文,善书法。日与杨伯谦、彭声之辈讲论风雅,当世翕然宗之。明洪武初征至金陵,以重听辞归。有《山阴集》。 ► 17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