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匡山石室
群山争盘纡,众壑尽奔放。
中峰最奇绝,直立数千丈。
危搆倚石壁,面势极弘敞。
心神坐超忽,云雨接惝恍。
山色晚更佳,泉声静逾响。
犹言最绝顶,临眺极所往。
欲穷千里目,更试九节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盘纡(pán yū):曲折回旋。
- 奔放:形容水流或山势急速流动,无拘无束。
- 危搆(wēi gòu):高耸的建筑。
- 弘敞(hóng chǎng):宽阔明亮。
- 超忽:形容心神超越常境,感到飘渺不定。
- 惝恍(chǎng huǎng):模糊不清,难以捉摸。
- 临眺:从高处向远处看。
- 九节杖:古代传说中的神杖,能助人攀登高峰。
翻译
群山争相曲折回旋,众谷水流奔放无拘。 其中一座山峰最为奇绝,笔直耸立高达数千丈。 高耸的建筑依傍在石壁上,面向着极为宽阔明亮的景色。 心神仿佛超越了常境,云雨景象模糊而难以捉摸。 山色在晚霞中更显美丽,泉水的声音在静谧中更加响亮。 听说山顶最为绝妙,站在那里可以远眺四方。 想要穷尽千里之外的景色,或许需要一根九节杖来助力。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匡山石室的壮丽景色,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山峰的雄伟与建筑的险峻。诗中“危搆倚石壁,面势极弘敞”一句,既表现了建筑的雄伟,又暗示了视野的开阔。后文通过“心神坐超忽,云雨接惝恍”传达了超然物外的心境,以及山色泉声的描绘,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和细腻表达。结尾的“欲穷千里目,更试九节杖”则带有哲理意味,表达了探索未知、追求更高境界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