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江行四首

· 杨载
藜羹真我食,薜荔亦吾衣。 养性随时足,全生徇物非。 秋蓬犹未定,风树莫相违。 谩作烟霞想,曾无羽翼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藜羹:用藜菜做的羹,泛指粗劣的食物。
  • 薜荔:一种植物,常用来比喻隐士的服饰。
  • 养性:修养本性。
  • 全生:保全生命。
  • 徇物:追求物质利益。
  • 秋蓬:秋天的蓬草,比喻飘泊不定。
  • 风树:风中的树木,比喻世事变迁。
  • 烟霞想:指对隐居山林的向往。
  • 羽翼飞:比喻飞升成仙或超脱尘世。

翻译

粗劣的藜菜羹汤是我真正的食物,薜荔制成的衣服也是我隐士的装束。 我修养本性,顺应时势,满足于现状,保全生命,却不追求物质利益。 秋天的蓬草还未安定,风中的树木也不应与世事变迁相违背。 我空有对隐居山林的向往,却从未真正拥有飞升成仙或超脱尘世的羽翼。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满足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对现实世界的无奈和超脱的渴望。诗中“藜羹真我食,薜荔亦吾衣”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而“谩作烟霞想,曾无羽翼飞”则揭示了诗人虽有隐逸之志,却因现实束缚而无法实现的无奈。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元代诗人杨载的隐逸情怀和超脱思想。

杨载

杨载

元浦城(今福建浦城县)人,字仲弘,晚年定居杭州。杨载先祖杨建为浦城人,父杨潜,南宋诸生。杨载生于元世祖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幼年丧父,徙居杭州,博涉群书,赵孟頫推崇之。年四十未仕,户部贾国英数荐于朝,以布衣召为国史院编修官,与修《武宗实录》。调管领系官海船万户府照磨,兼提控案牍。仁宗延祐二年(公元1315年)复科举,登进士第,授饶州路同知浮梁州事,迁儒林郎,官至宁国路总管府推官。英宗至治三年(公元1323年)卒,年五十三岁。载以文名,自成一家,诗尤有法,一洗宋季之陋。著有《杨仲弘诗》八卷,文已散失。 ► 1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