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林季羽入京宿卫

· 杨载
青云自致身,磊落见斯人。 卷衮辞苍麓,垂缨侍紫宸。 漏残珠閤晓,香煖玉炉春。 傥厌承明事,归来衣锦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青云自致身:青云,比喻高官显爵。自致身,指自己努力达到高位。
  • 磊落:形容人胸怀坦荡,行为光明正大。
  • 卷衮:指卷起官服的袖子,准备出发。衮,古代帝王的礼服。
  • 苍麓:苍翠的山麓,指林季羽的故乡或隐居之地。
  • 垂缨:垂下帽带,表示准备就职。缨,帽带。
  • 紫宸:帝王的宫殿,借指朝廷。
  • 漏残:指夜深,漏刻中的水已残,表示时间已晚。
  • 珠閤:装饰有珠宝的门,指宫廷的门户。
  • 香煖:香气和温暖,形容宫廷的舒适环境。
  • 玉炉:玉制的香炉,常用于宫廷中。
  • 傥厌承明事:傥,倘若。承明事,指在朝廷中任职。
  • 衣锦新:穿着新的锦衣,指荣归故里。

翻译

你如青云般自行高升,展现出磊落不凡的人格。 卷起官服的袖子,告别苍翠的山麓,准备侍奉于帝王的宫殿。 夜深时,宫中的门户在珠光中显得朦胧,春天的玉炉散发着香气和温暖。 倘若你对朝廷的事务感到厌倦,归来时将穿着新的锦衣,荣耀满身。

赏析

这首诗是杨载送别林季羽入京宿卫的作品,表达了对友人前程的祝愿和对未来可能归来的期待。诗中运用了许多宫廷和官场的象征,如“紫宸”、“珠閤”、“玉炉”,描绘了宫廷的华丽与舒适,同时也暗示了友人即将步入的权力中心。诗的最后两句,既表达了对友人可能厌倦官场生活的理解,也预见了其荣归故里的情景,充满了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

杨载

杨载

元浦城(今福建浦城县)人,字仲弘,晚年定居杭州。杨载先祖杨建为浦城人,父杨潜,南宋诸生。杨载生于元世祖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幼年丧父,徙居杭州,博涉群书,赵孟頫推崇之。年四十未仕,户部贾国英数荐于朝,以布衣召为国史院编修官,与修《武宗实录》。调管领系官海船万户府照磨,兼提控案牍。仁宗延祐二年(公元1315年)复科举,登进士第,授饶州路同知浮梁州事,迁儒林郎,官至宁国路总管府推官。英宗至治三年(公元1323年)卒,年五十三岁。载以文名,自成一家,诗尤有法,一洗宋季之陋。著有《杨仲弘诗》八卷,文已散失。 ► 1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