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耕织图二十四首奉懿旨撰耕
冬至阳来复,草木潜滋萌。
君子重其然,吾道自此亨。
父母坐堂上,子孙列前荣。
再拜称上寿,所愿百福并。
人生属明时,四海方太平。
民无札瘥者,厚泽敷群情。
衣食苟给足,礼义自此生。
愿言兴学校,庶几教化成。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冬至阳来复:冬至是一年中阳气开始复苏的时候。
- 草木潜滋萌:草木开始悄悄地发芽生长。
- 君子重其然:君子重视这个时节。
- 吾道自此亨:我的事业从此开始顺利。
- 父母坐堂上:父母坐在堂上,指家中长辈。
- 子孙列前荣:子孙们排列在前面,表示家族的繁荣。
- 再拜称上寿:再次行礼,祝愿长寿。
- 所愿百福并:希望各种福气都集中在一起。
- 人生属明时:人生处于一个明朗的时代。
- 四海方太平:整个国家都处于和平状态。
- 民无札瘥者:百姓没有疾病和灾难。
- 厚泽敷群情:深厚的恩泽普及到民众。
- 衣食苟给足:只要衣食充足。
- 礼义自此生:礼义自然就会产生。
- 愿言兴学校:希望建立学校。
- 庶几教化成:或许可以实现教化。
翻译
冬至到了,阳气开始复苏,草木也悄悄地开始发芽生长。君子重视这个时节,因为我的事业从此开始顺利。父母坐在堂上,子孙们排列在前面,家族繁荣。我们再次行礼,祝愿长寿,希望各种福气都集中在一起。人生处于一个明朗的时代,整个国家都处于和平状态。百姓没有疾病和灾难,深厚的恩泽普及到民众。只要衣食充足,礼义自然就会产生。希望建立学校,或许可以实现教化。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和谐繁荣的社会景象,强调了教育和教化的重要性。诗中通过对冬至时节的描述,引出了对家族繁荣和社会和谐的祝愿,表达了对明朗时代和太平盛世的赞美。诗人希望通过兴办学校来实现教化,体现了对文化教育的重视和对社会进步的期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赵孟頫
元湖州人,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宋宗室。幼聪敏,为文操笔立就。以父荫为真州司户参军,宋亡,家居。世祖征入朝,授兵部郎中,迁集贤直学士。帝欲使与闻中书政事,固辞。每见,必语及治道,多所裨益。累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文敏。诗文清邃奇逸,书法兼工篆、隶、行草,自成一家。绘画亦善山水、竹石、人物、鞍马、花鸟。有《松雪斋文集》。
► 573篇诗文
赵孟頫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乙卯十一月往镇州 》 —— [ 金 ] 元好问
- 《 元统元年冬十一月句曲外史菌山巢居成制十小诗以自见录呈华阳隐居资一捧腹 》 —— [ 元 ] 张雨
- 《 同治十年仲冬消寒第三集岘樵前辈扮东老屋时前辈方钩校韵学因属木夫作此图居无何遂闻备兵巩秦阶之命明年仲春图成乃使南皮张之洞题诗上方为作长歌纪之 》 —— [ 清 ] 张之洞
- 《 丁酉仲冬即景十六首雪水煎茶 》 —— [ 元 ] 叶颙
- 《 邓玄度观察以归兴十章见寄用来韵漫赋草土馀生不宜拈弄笔墨第兰契久阔芳讯遥临掩泣抒怀罪我勿计也 》 —— [ 明 ] 张萱
- 《 辛卯仲冬雨中作二首 》 —— [ 明 ] 刘基
- 《 元统元年冬十一月句曲外史菌山巢居成制十小诗以自见录呈华阳隐居资一捧腹 》 —— [ 元 ] 张雨
- 《 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 》 —— [ 唐 ] 李商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