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马歌和萧养吾
天门龙驹来贰师,朝燕暮越千里姿。
折旋蚁封乃不可,彼固信美非吾宜。
江南二月秧事急,水田千亩肩雁随。
壁间木马忽湔沸,歘若起废逢明时。
背轻腹滑骑不蹶,昂昂首尻过高犁。
方畦曲畎翠分路,意会规矩无差池。
平生刍豆了不愿,独以筋力充人饥。
骊黄不形牝牡混,踶齧俱泯儿童嬉。
东家少年轻稼穑,千金市骏穷所之。
看花九州誇疾走,世路险远难为期。
不如田家水土熟,与汝老大长相知。
借汝袯襫覆尘坌,锦鞯青络非汝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秧马:古代用于插秧的农具,形似马,用于在水田中移动。
- 贰师:指副将或副官。
- 朝燕暮越:形容速度极快,早上在燕地,晚上已到越地。
- 折旋蚁封:比喻小巧灵活。
- 壁间木马:指壁画或雕刻中的木马。
- 湔沸:形容水沸腾的样子,这里比喻木马仿佛活了过来。
- 歘若:形容迅速。
- 起废:指废墟或废弃之物重新被利用。
- 方畦曲畎:指田地的形状,方形的畦和弯曲的沟。
- 差池:差错。
- 刍豆:指喂马的草料。
- 骊黄:指马的颜色,骊为黑色,黄为黄色。
- 牝牡:指雌雄。
- 踶齧:踢咬,指马的动作。
- 袯襫:古代农夫穿的蓑衣。
- 尘坌:尘埃。
- 锦鞯青络:指华丽的马鞍和缰绳。
翻译
天门来的龙驹是贰师的坐骑,朝在燕地暮已至越,展现出千里之姿。 它在蚁封般的小巧之地折旋却难以自如,那虽美却非我所需。 江南二月,插秧工作急迫,水田千亩,人们如雁阵般跟随。 壁画中的木马突然仿佛沸腾起来,迅速如废墟中重生的明时。 背轻腹滑,骑乘不颠簸,昂首高过犁头。 方形的畦和弯曲的沟,翠色分路,意会规矩无差错。 平生不愿只吃草料,独以筋力充饥。 马的颜色和性别不显,踢咬的动作消失,儿童嬉戏。 东家少年轻视农耕,千金买骏马,穷尽所至。 看花九州,夸耀疾走,世路险远,难以预期。 不如田家水土熟悉,与你这老大长久相知。 借你蓑衣覆盖尘埃,华丽的马鞍和缰绳非你所思。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秧马的形象,描绘了江南春耕的景象,并借此表达了对农耕生活的赞美和对浮华世界的批判。诗中“秧马”象征着勤劳和朴实,与“贰师”的龙驹形成对比,强调了实用性与虚荣的差异。通过对秧马的生动描绘,诗人传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农耕文化的尊重。同时,诗中的“东家少年”与“田家”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对勤劳朴实生活的肯定。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农耕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