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牛歌和萧养吾
吾闻景升养牛千斤肥,椎之不了士卒饥。
王生号牛八百里,徒瑩蹄角将何为?此犹虚名乏实用,负任毫末了不支。
何如武侯象其似,独化枯槁为神奇。平生忧人不自食,饷运常饱千里师。
刳心俯首竭筋力,气象深稳人谁疑。中多抱负外迟钝,论功犹胜狂犊驰。
虽无奋劳效耕种,尚以微力裨兴衰。自期中道可不废,虽有捷径宁能趋。
惜哉清渭不可渡,不得束载四海随。我尝读书论成败,魏不足控为吴持。
江陵蹶羽秭归衄,郿南衰发秋风知。前谋既轻后过重,天意蹉跌长如兹。
浩歌木牛感豪杰,空有遗恨供人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景升:指三国时期荆州牧刘表,字景升。
- 椎之不了:用椎子刺击牛,使其奔跑,但牛肥重,不能奔跑,比喻无用。
- 王生号牛:指王濬,晋朝名将,曾号其牛为“八百里”。
- 徒瑩蹄角:徒然使蹄角发光,比喻无实际作用。
- 独化枯槁为神奇:指诸葛亮将木牛流马设计得非常巧妙,化腐朽为神奇。
- 饷运:军粮的运输。
- 刳心俯首:形容牛非常努力地工作。
- 狂犊驰:指未经训练的小牛狂奔。
- 裨兴衰:有助于国家的兴衰。
- 郿南衰发:指诸葛亮在五丈原(郿县南部)逝世,秋风吹动他的白发。
- 蹉跌:失误,失败。
翻译
我听说刘表养的牛重达千斤,肥硕无比,但用椎子刺击它,它却跑不动,士兵们因此饥饿。王濬曾称他的牛能跑八百里,只是让牛的蹄角发光,这又有何用?这些都只是虚名,没有实际用途,承担任何微小的任务都无法支撑。
相比之下,诸葛亮的木牛流马设计巧妙,化腐朽为神奇。他一生忧虑人民不能自给自足,因此设计木牛流马来运输军粮,常常能供给千里之外的军队。木牛流马虽然外表迟钝,但内心充满抱负,竭尽全力,其深沉稳重的气质无人怀疑。虽然它们不像狂奔的小牛那样显眼,但在论功行赏时,它们的贡献仍然胜过那些无用的牛。
虽然木牛流马不能像真正的牛那样耕种,但它们仍然以微小的力量帮助国家的兴衰。它们自期能在中道不废,即使有捷径也不会轻易趋向。可惜的是,清澈的渭水难以渡过,否则它们可以随军四处征战。
我曾读书论及成败,魏国虽然不足为惧,但吴国却能持守。江陵的失败和秭归的挫折,以及诸葛亮在郿南逝世的秋风中飘动的白发,都表明了前谋过于轻率,后过又过于沉重,天意总是如此无常。
我唱着木牛的歌,感慨这些英雄豪杰,空留下遗憾供后人吟咏。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历史上几位著名人物所养牛的对比,展现了诸葛亮的木牛流马的巧妙与实用,以及它们在军事后勤中的重要作用。诗中,刘诜不仅赞美了诸葛亮的智慧和木牛流马的功用,还借此抒发了对历史变迁和英雄命运的感慨。通过对木牛流马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实用主义和深思熟虑策略的推崇,同时也反映了对于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