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寿九十
百年九十多,百里九十半。
我持千岁樽,祝公椿松算。
忆昔钓璜叟,桓桓鹰扬旦。
是时年未百,一出戡祸乱。
丹书佐太平,树立更明焕。
又思淇澳翁,盛德为世冠。
懿戒亦何年,耄境若童草。
前公十年期,丹扆隆简眷。
太公出为将,远业俟时奋。
后公更五年,进德当不倦。
武公入为相,苍生副深愿。
昭代儒老成,硕望孚众观。
百年未为多,名节千载看。
后皇启昌运,万一效裨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千岁樽:传说中能盛千年的酒杯,象征长寿。
- 椿松算:椿树和松树都是长寿的象征,这里指计算长寿的年龄。
- 钓璜叟:指姜太公,传说他在渭水边钓鱼时得到璜玉,后被周文王重用。
- 桓桓鹰扬旦:形容姜太公英勇威武,如鹰般飞扬。
- 戡祸乱:平定祸乱。
- 丹书:用朱砂书写的文书,常指重要的文书或诏书。
- 淇澳翁:指卫武公,他在淇水边隐居,后被周平王重用。
- 懿戒:美好的戒律或教诲。
- 耄境:老年时期。
- 丹扆:红色的屏风,指皇宫中的重要位置。
- 简眷:简拔宠爱。
- 太公出为将:指姜太公被任命为将军。
- 远业:远大的事业。
- 武公入为相:指卫武公被任命为宰相。
- 苍生:百姓。
- 副深愿:符合深切的愿望。
- 儒老成:儒家的长者,指有德行的老者。
- 硕望:崇高的声望。
- 孚众观:得到众人的信任和敬仰。
- 昭代:明君的时代。
- 裨赞:辅助,帮助。
翻译
百年虽多九十多,百里路程九十半。 我持传说中的千岁酒杯,祝公如椿松般长寿。 回忆昔日的姜太公,英勇如鹰在晨曦中飞扬。 那时他未满百岁,一出山便平定了祸乱。 他用朱砂书写的文书,助太平盛世更加光明灿烂。 又思及淇水边的卫武公,其盛德为世人所尊崇。 他美好的戒律是何年,老年时期却如童草般生机勃勃。 前十年公受宠于红屏风后,太公被任命为将军,远大事业待时而发。 后五年公进德不倦,武公被任命为宰相,百姓深感愿望得以实现。 明君的时代,儒家的长者,崇高的声望得到众人的信任和敬仰。 百年并不算多,名节将千载流传。 后皇开启昌盛的运程,愿万一能有所辅助和贡献。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历史上的贤臣如姜太公和卫武公的功绩,表达了对长寿和功名的赞美。诗中运用了许多象征长寿和功名的意象,如“千岁樽”、“椿松算”等,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未来能够有所贡献的期望,体现了作者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