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桑
采采陌上桑,采之不盈筐。
云何不盈筐,欢子在中肠。
车马从何来,云是大国王。
呼妾欲共载,恐惕涕沾裳。
君民分固严,敢乱夫妇纲。
有罪妾当诛,宁当荐匡床。
夫君即我天,岂必侍中郎。
再拜前致词,蚕饥采桑忙。
王其早还宫,宫中多艳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陌上桑:田间小路上的桑树。
- 盈筐:装满筐子。
- 中肠:内心。
- 车马:指乘坐的车辆和马匹。
- 大国王:指国家的君主。
- 共载:一同乘车。
- 恐惕:恐惧和警惕。
- 涕沾裳:眼泪沾湿了衣裳。
- 君民分:君主和民众之间的界限。
- 夫妇纲:夫妻之间的伦理关系。
- 荐匡床:推荐或献上舒适的床。
- 侍中郎:侍奉君王的官员。
- 蚕饥:蚕需要吃桑叶。
- 艳妆:华丽的妆容。
翻译
在田间小路上采摘桑叶,采了又采却装不满筐。 为什么装不满筐呢?因为我的心被欢喜所占据。 那些车马是从哪里来的?说是大国的君王驾到。 君王召唤我一同乘车,我感到恐惧和警惕,泪水沾湿了衣裳。 君主和民众之间的界限本就严格,我怎敢扰乱夫妻之间的伦理? 如果有罪,我愿意接受惩罚,宁愿献上舒适的床。 夫君就是我的天,何必要侍奉君王的官员。 我上前再拜,告诉君王,蚕饿了,我忙着采桑。 君王您还是早点回宫吧,宫中有很多打扮艳丽的女子。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一位女子在田间采桑时的情景,展现了她对夫君的忠诚和对君王的敬畏。诗中,女子面对君王的召唤,坚守夫妇之间的伦理,表达了对夫君的深情和对家庭责任的重视。同时,她以蚕饥为由,委婉地拒绝了君王的邀请,显示了她的机智和独立。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展现了元代女性在封建礼教下的坚韧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