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暑玉溪山

· 刘因
风露撩人尽力清,也应知我到禅扃。 秋声满谷有生气,山意带烟成远形。 皎月欲升天失色,白云初出树留青。 他年若访经行处,合有先生避暑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风露撩人:风和露水挑逗人,形容自然环境的清新宜人。
  • 禅扃:禅门,指佛寺。
  • 山意带烟:山中的景象被烟雾所笼罩,形成一种朦胧美。
  • 远形:远处的景象。
  • 皎月:明亮的月亮。
  • 天失色:天空因月光明亮而显得暗淡。
  • 白云初出:白云刚刚从山间升起。
  • 树留青:树木依然保持着青翠的颜色。
  • 经行处:曾经行走过的地方。
  • 避暑亭:供人避暑休息的亭子。

翻译

风和露水如此清新,仿佛在挑逗着我,我也知道我已到达了禅寺的门前。秋天的声音在山谷中回荡,充满了生机,山中的景象被烟雾所笼罩,形成了一种朦胧的远景。明亮的月亮即将升起,使得天空都显得暗淡无光,白云刚刚从山间升起,使得树木依然保持着青翠的颜色。将来如果有人来访我曾行走过的地方,应该会找到我当年避暑的亭子。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在玉溪山避暑时的所见所感。诗中,“风露撩人”、“秋声满谷”等句,生动地表现了山中的清新与生机。而“山意带烟”、“皎月欲升”等句,则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朦胧而幽美的山中秋夜图。最后两句,作者以一种超然的态度,预想未来有人会寻访自己当年的避暑之地,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留恋与对往昔岁月的怀念。

刘因

刘因

元保定容城人,字梦吉,初名骃,字梦骥,号静修。学宗程朱,而兼采陆九渊之说。家居教授,随材器教之,皆有成就。世祖至元十九年,以学行荐于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以母疾辞归。有《静修文集》。 ► 281篇诗文

刘因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