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二首

· 刘因
闻昔飞狐口,奇兵入捣虚。 人才九州外,天道百年馀。 草木皆成骑,衣冠尽化鱼。 遗民心胆破,讳说战争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飞狐口:古地名,位于今河北省涞源县北,是古代军事要塞。
  • 奇兵:指出其不意的军队或战术。
  • 捣虚:攻击空虚之处。
  • 九州:古代中国的代称,泛指全中国。
  • 天道:指自然法则或天命。
  • :同“余”,表示剩余。
  • 衣冠:指士大夫的服饰,这里代指士大夫或文明社会。
  • 化鱼:比喻死亡或沦落。
  • 遗民:指战乱后幸存的人民。
  • 心胆破:形容极度恐惧。
  • 讳说:避讳不谈。
  • 战争初:战争刚开始的时候。

翻译

听说在古代飞狐口,奇兵突袭空虚之地。 人才来自九州之外,天道循环百年有余。 草木仿佛都变成了骑兵,文明社会的人们都化作了鱼。 幸存的遗民心胆俱裂,避讳不谈战争初期的惨状。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对人民生活的影响。诗中“飞狐口”、“奇兵”、“捣虚”等词语,勾勒出一幅古代战争的画面,展现了战争的突然和破坏性。后两句“草木皆成骑,衣冠尽化鱼”运用了夸张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战争使自然和人文环境遭受的巨大破坏。最后两句“遗民心胆破,讳说战争初”则深刻揭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心理创伤,以及对那段痛苦历史的回避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深刻反思和对和平的渴望。

刘因

刘因

元保定容城人,字梦吉,初名骃,字梦骥,号静修。学宗程朱,而兼采陆九渊之说。家居教授,随材器教之,皆有成就。世祖至元十九年,以学行荐于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以母疾辞归。有《静修文集》。 ► 2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