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楼又次前韵

吾衰矣,废治不重漪。朽木更堪围。触藩曾看赢其角,胁肩又见病于畦。此何哉,自取耳,亦难兮。 待阔展月台秋待月。更别起雪堂冬听雪。花灌溉,草芟夷。偶逢林叟欢成醉,闲随沙鸟淡忘归。叹人生,尘土事,漫劳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废治:放弃治理。
  • 重漪:再次兴起波澜。
  • 朽木:腐朽的木头。
  • 触藩:触碰篱笆,比喻遇到困难。
  • 赢其角:指羊角卡在篱笆中,比喻陷入困境。
  • 胁肩:耸肩,形容病态。
  • 病于畦:在田间生病,比喻处境艰难。
  • 自取耳:自找的。
  • 难兮:困难啊。
  • 月台:赏月的平台。
  • 雪堂:赏雪的屋子。
  • 芟夷:除去杂草。
  • 林叟:林中的老人。
  • 沙鸟:沙滩上的鸟。
  • 尘土事:尘世间的事务。
  • 漫劳机:徒劳无益的忙碌。

翻译

我已经衰老了,放弃了对事物的治理,不再兴起新的波澜。腐朽的木头还能用来围栏,但已经不值得依靠。我曾像羊角卡在篱笆中一样陷入困境,又像病态地耸肩在田间劳作。这是为什么呢?这些都是我自己找的,虽然困难,但也难以避免。

我等待在宽阔的月台上赏秋月,又另起一座雪堂在冬天听雪。我灌溉花草,除去杂草。偶尔遇到林中的老人,欢聚一堂,醉意盎然,闲暇时随着沙滩上的鸟儿,淡然忘返。感叹人生,尘世间的事务,不过是徒劳无益的忙碌。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晚年的感慨和对尘世事务的淡漠。诗中,“吾衰矣”一句,直抒胸臆,表明了作者的衰老和对世事的放弃。通过“朽木”、“触藩”等比喻,形象地描绘了作者的困境和无奈。后文则转向对自然和闲适生活的向往,通过“月台”、“雪堂”等意象,展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最后,作者以“尘土事,漫劳机”作结,深刻表达了对尘世纷扰的厌倦和对人生真谛的思考。

刘敏中

刘敏中

元济南章丘人,字端甫,号中庵。世祖时由中书掾擢兵部主事,拜监察御史。劾权臣桑哥,不报,辞归。起为御史台都事。成宗大德中,历集贤学士,商议中书省事,上疏陈十事。武宗立,召至上京,庶政多所更定。官至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文简。平生义不茍进,进必有所匡救。为文辞理备辞明。有《平宋录》、《中庵集》。 ► 15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