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中山乾明寺

客散关门厌事哗,炉香满屋卧烟霞。 人辞故里凡三载,僧到伽蓝自一家。 梦破小窗浮月色,漏残寒角奏梅花。 天明又上滹阳道,鸳水归程渐有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伽蓝:指佛教寺庙。
  • 漏残:指夜深,漏声将尽。
  • 寒角:寒冷中的号角声。
  • 滹阳道:指滹沱河边的道路,滹沱河位于今河北省境内。
  • 鸳水:指鸳鸯水,可能指作者的家乡水域。

翻译

客人散去,关上门,我厌倦了世间的喧哗,炉中的香烟弥漫整个屋子,我躺下享受这如烟霞般的宁静。 我离开故乡已有三年,而僧人来到这寺庙,自成一家。 梦中醒来,小窗透出月色,夜深了,漏声将尽,寒冷中传来号角声,仿佛奏响了梅花。 天亮后,我又将踏上滹沱河边的道路,回家的路程渐渐有了尽头。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在中山乾明寺的夜晚,通过对比世俗与僧侣生活的不同,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思念。诗中“炉香满屋卧烟霞”一句,以香烟缭绕的景象象征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后两句通过对月色、漏声、寒角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归途的期盼。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细腻,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刘秉忠

刘秉忠

元邢州人,初名侃,字仲晦。为僧时法名子聪。号藏春散人。博学多艺,尤邃于《易》及邵雍《皇极经世》。初为邢台节度使府令史,寻弃去,隐武安山中为僧。乃马真后元年,忽必烈在潜邸,召留备顾问。上书数千百言,引汉初陆贾“以马上取天下,不可以马上治”之言,陈说天下大计。宪宗时,从灭大理,每以天地之好生,力赞于上,所至全活不可胜计。及即位,秉忠采祖宗旧典宜于今者,条列以闻。中统五年,还俗改名,拜太保,参领中书省事。建议以燕京为首都,改国号为大元,以中统五年为至元元年。一代成宪,皆自秉忠发之。卒谥文正。有《藏春集》。 ► 14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