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王伯修见寄

万壑千岩一径幽,烟霞烂熳不须收。 檐当雪瀑疑无夏,窗近风林欲借秋。 钟鼓有人迎海鸟,江湖无地著沙鸥。 方平近约来相访,听彻箫声月满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依照所和诗中的韵及其用韵的先后次序写诗。
  • 王伯修: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
  • 赵汸:元代诗人。
  • 烟霞:指山水景色。
  • 烂熳:光彩夺目。
  • 雪瀑:形容瀑布如雪般洁白。
  • 风林:风中的树林。
  • 借秋:感受到秋天的气息。
  • 钟鼓:寺庙中的钟和鼓,常用于报时或宗教仪式。
  • 海鸟:海上的鸟。
  • 江湖:指广阔的水域。
  • 沙鸥:沙滩上的鸥鸟。
  • 方平:人名,可能是诗人的另一位朋友。
  • 箫声:箫发出的声音,常用来形容悠扬的音乐。

翻译

万壑千岩间,一条幽静的小径,烟霞光彩夺目,无需收拾。 屋檐对着如雪般洁白的瀑布,仿佛没有夏天的炎热;窗户靠近风中的树林,似乎能借来秋天的凉意。 寺庙中的钟鼓声迎接海上的鸟儿,广阔的水域却无处容下沙滩上的鸥鸟。 方平最近约定来访,听着箫声,月光洒满楼阁。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幽静而美丽的山水画面,通过“万壑千岩”、“烟霞烂熳”等词句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与神秘。诗中“檐当雪瀑”与“窗近风林”巧妙地运用了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同时传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受。后两句通过“钟鼓有人迎海鸟”与“江湖无地著沙鸥”的对比,隐喻了人世间的繁华与自然的宁静之间的冲突。结尾的“听彻箫声月满楼”则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相聚的期待和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赵汸

元明间徽州府休宁人,字子常。九江黄泽弟子,得六十四卦大义及《春秋》之学。后复从临川虞集游,获闻吴澄之学。晚年隐居东山,读书著述。洪武二年,与赵埙等被征修《元史》,书成,辞归,旋卒。学者称东山先生。有《春秋集传》、《东山存稿》、《左氏补注》等。 ► 15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