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中送元杰道士南归

授节仙山得过家,都门津柳动春华。 还乡近似千年鹤,奉使荣于八月槎。 古井云封丹灶药,旧松风扫石坛花。 道人冠剑鸣瑶佩,岂必高车昼锦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授节:授予符节,古代使臣出使时的一种仪式。
  • 仙山:传说中的神仙居住之地,这里指元杰道士的修行之地。
  • 津柳:渡口的柳树。
  • 春华:春天的花朵,比喻青春年华。
  • 千年鹤:比喻长寿或归隐。
  • 八月槎:八月的水上交通工具,这里比喻奉使的荣耀。
  • 古井云封:古井被云雾笼罩,形容神秘。
  • 丹灶药:炼丹的炉子和药材,指道士的炼丹活动。
  • 石坛花:石制的祭坛上的花朵。
  • 冠剑鸣瑶佩:头戴冠冕,身佩剑和玉佩,发出声响,形容道士的装束和威仪。
  • 高车昼锦:高大的马车和华丽的锦衣,比喻富贵显赫。

翻译

在都城授予符节后,元杰道士得以回家,都城的渡口柳树已经透露出春天的气息。 回家的心情近似于千年仙鹤的归隐,奉命出使的荣耀如同八月乘船的使者。 古井被云雾笼罩,炼丹的炉子和药材神秘莫测,旧时的松树风扫过石坛上的花朵。 道士头戴冠冕,身佩剑和玉佩,发出清脆的声响,这样的威仪岂是高大的马车和华丽的锦衣所能比拟的。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元杰道士从都城归乡的情景,通过对比都城的繁华与道士归隐的宁静,表达了道士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千年鹤”、“八月槎”等,增强了诗歌的意境和深度。结尾处对道士的装束和威仪的赞美,更是凸显了道士的高洁品格和不凡气质。

邓文原

元绵州人,徙钱塘,字善之,一字匪石。博学工古文。世祖时辟为杭州路儒学正,调崇德州教授,擢应奉翰林文字,升修撰。累迁翰林待制,出佥江南浙西道肃政廉访司事,鞫狱明敏。英宗至治间,召为集贤直学士,兼国子祭酒。泰定帝时,召拜翰林侍讲学士、岭北湖南道肃政廉访使,均以疾辞。为人内严而外恕,家贫而行廉。有后人所辑《巴西集》。 ► 12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