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十四日,崇天门听诏,有喜二首

· 刘鹗
听罢龙飞诏,扬休万口俱。 公忠赖伊霍,揖让见唐虞。 礼乐开平治,衣冠协赞谟。 祖宗遗泽在,千载巩皇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崇天门:宫门名,具体指元大都(今北京)的宫门。
  • 龙飞诏:指皇帝的诏书,龙飞象征皇帝。
  • 扬休:宣扬美德。
  • 公忠:公正忠诚。
  • 伊霍:伊尹和霍光,古代著名的忠臣。
  • 揖让:古代君主禅让的一种礼节,这里指和平的政权交接。
  • 唐虞:指唐尧和虞舜,古代的贤明君主。
  • 礼乐:礼仪和音乐,古代用来教化人民。
  • 开平治:开创太平盛世。
  • 衣冠:指士大夫的服饰,这里代表士大夫阶层。
  • 协赞谟:共同谋划国事。
  • 祖宗遗泽:祖先留下的恩泽。
  • 巩皇图:巩固皇家的基业。

翻译

听到皇帝的诏书,万众欢腾,宣扬着美德。 公正忠诚的臣子如伊尹和霍光,和平的政权交接如同唐尧和虞舜的时代。 礼仪和音乐开启了太平盛世,士大夫们共同谋划国事。 祖先留下的恩泽仍在,千年万载巩固着皇家的基业。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元朝时期皇帝颁布诏书,民众欢庆的场景。诗中通过对比古代贤臣和君主,表达了对当时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的赞美。同时,诗人也强调了祖宗的恩泽对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性。整首诗语言庄重,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美好愿景。

刘鹗

元吉安永丰人,字楚奇。仁宗皇庆间荐授扬州学录,历翰林修撰,擢江州总管,升广东副使,拜江西参政。守韶六年,后为江西红巾军所破,被执死。为文风骨高秀,学者称浮云先生。有《惟实集》。 ► 3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