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禽

· 刘因
幽禽初出谷,其声何熙熙。 但知春可鸣,浑忘蛰冻时。 天生复天杀,恩怨敢自私。 寥寥古人心,世远今谁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幽禽:指隐居在幽静之地的鸟。
  • 熙熙:形容声音和谐悦耳。
  • 蛰冻:指冬天鸟类因寒冷而蛰伏。
  • 天生复天杀:指自然界的生与死,生命的循环。
  • 寥寥:形容稀少。

翻译

幽静之地的鸟儿初次飞出山谷,它的歌声多么和谐悦耳。 只知春天是鸣叫的好时节,却几乎忘记了冬天蛰伏时的寒冷。 自然界既有生也有死,恩怨岂敢私自评断。 古人的心思如此稀少,随着时间的流逝,现在又有谁能够理解呢?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幽禽的鸣叫,隐喻了自然界的循环和生命的无常。诗中“幽禽初出谷,其声何熙熙”描绘了春天的生机,而“浑忘蛰冻时”则提醒人们不要忘记生命的艰辛。后两句“天生复天杀,恩怨敢自私”深刻表达了自然法则的公正无私,以及人类情感的渺小。最后,诗人感叹古人的智慧和情感难以被现代人所理解,流露出对古代智慧的怀念和对现代社会的深刻反思。

刘因

刘因

元保定容城人,字梦吉,初名骃,字梦骥,号静修。学宗程朱,而兼采陆九渊之说。家居教授,随材器教之,皆有成就。世祖至元十九年,以学行荐于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以母疾辞归。有《静修文集》。 ► 2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