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山溪
清明绿野,玉色明春酒。燕地雪如沙,为唤起、斗南温秀。鬓丝禅榻,梦觉古扬州,瑶台路,返魂香,好在啼妆瘦。
春前入眼,似是章台柳。欲典鹔鹴裘,误金车、香迎马首。绿阴青子,后日便东风,秋千散,暮寒生,月到西厢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蓦山溪:词牌名,又名“上阳春”。
- 燕地:指古代燕国所在地,今河北一带。
- 鬓丝禅榻:指在禅房中,鬓发如丝,形容年老。
- 梦觉:梦醒。
- 古扬州:指古代的扬州,今江苏扬州。
- 瑶台路:指通往仙境的路。
- 返魂香:传说中能使人复活的香。
- 啼妆瘦:形容女子因哭泣而显得消瘦。
- 章台柳:指柳树,也暗喻妓女。章台为汉代长安街名,多妓院。
- 鹔鹴裘:一种用鹔鹴(一种鸟)羽毛制成的裘衣。
- 金车:装饰华丽的车。
- 香迎马首:形容马车行驶时,香气四溢。
- 绿阴青子:指绿树成荫,青果累累。
- 秋千散:指秋千停止摆动。
- 暮寒生:傍晚时分的寒意。
- 西厢:指西边的厢房。
翻译
清明时节,绿野如茵,玉色的春酒明亮。燕地的雪如同沙粒,为了唤醒那斗南的温暖与秀美。在禅房中,鬓发如丝,梦醒后仿佛回到了古老的扬州。通往仙境的路上,返魂香依旧,好在那哭泣的女子已显得消瘦。
春天来临前,眼中所见,似乎是章台边的柳树。想要典当鹔鹴裘,却误以为金车上的香气是迎接马首的。绿树成荫,青果累累,日后东风将至,秋千停止摆动,傍晚寒意生起,月亮升至西厢之后。
赏析
这首作品以清明时节为背景,描绘了春日的景色与情感。词中通过对清明绿野、燕地雪景的描绘,展现了北方的春日风光。同时,通过“鬓丝禅榻”、“梦觉古扬州”等句,表达了词人对往昔的怀念与追忆。整首词意境深远,情感细腻,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词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留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