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工夫发蒙

真铅真汞大丹头,采取当于罔象求。 有作有为终有累,无求无执便无忧。 常清常静心珠现,忘物忘机命宝周。 动静两途无窒碍,不离当处是瀛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真铅真汞:在道教炼丹术中,真铅和真汞指的是炼丹的两种基本物质,这里象征着修炼的根本要素。
  • 大丹头:指炼丹的开始阶段,即炼丹的初步功夫。
  • 罔象:指无形无象的状态,即超越形相的境界。
  • 有作有为:指有所作为,有所行动。
  • 无求无执:指不追求,不执着。
  • 心珠:比喻内心的清净和智慧,如同明珠一般。
  • 忘物忘机:指忘却外物和机巧,达到一种超然的状态。
  • 命宝:指生命的宝贵和重要。
  • 窒碍:阻碍,障碍。
  • 瀛州:传说中的仙境,这里比喻修炼达到的高境界。

翻译

真正的铅和汞是炼制大丹的起点,获取它们应当在无形无象的状态中寻求。有所作为和行动终会带来负担,无所求无所执则能无忧无虑。保持常清常静,内心的明珠就会显现,忘却外物和机巧,生命的宝贵就会周全。在动静两种状态中都没有障碍,不离开当下就是仙境。

赏析

这首诗阐述了道教炼丹和修炼的哲学思想。诗中通过“真铅真汞”和“大丹头”等炼丹术语,表达了修炼的起点和方法。强调了“无求无执”的修炼态度,以及“常清常静”和“忘物忘机”的修炼境界。最后,通过“瀛州”这一仙境比喻,表达了修炼者追求的理想状态。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道教修炼的内省和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