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读近时人诗有咏潇湘八景者辄用效颦以消馀暇洞庭秋月
岳阳楼昏水云黑,夜揭冰轮破幽寂。
浮光万顷跃寒金,倒影一规沈素璧。
霜毫谁幻清绝姿,毛发增寒心辟易。
何时鼓柂逐南游,散发君山弄虚碧。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效颦:模仿他人。
- 消馀暇:消磨闲暇时光。
- 岳阳楼:位于湖南岳阳市,俯瞰洞庭湖。
- 冰轮:比喻月亮。
- 跃寒金:形容月光在湖面上的闪烁。
- 一规:一轮。
- 沈素璧:沉入水中的白色玉璧,比喻月影。
- 霜毫:比喻月光。
- 毛发增寒:形容月光清冷,使人感到寒意。
- 心辟易:心境开阔。
- 鼓柂:扬帆。
- 散发:披散头发,形容自在无拘束。
- 君山:洞庭湖中的一座山。
- 弄虚碧:在碧波中嬉戏。
翻译
我在读近来人们的诗作,其中有咏叹潇湘八景的,便模仿其风格以消磨闲暇时光,特别是洞庭湖秋夜的月色。岳阳楼在昏暗中,水云交织成一片黑色,夜晚的月亮像揭开的冰轮,打破了这份幽静与寂寞。月光如万顷寒金在湖面上跳跃,一轮明月倒影沉入湖中,如同沉入水中的白色玉璧。是谁用霜一般的笔触描绘出这清绝的姿态,月光清冷,让人感到寒意,心境也随之开阔。不知何时能扬帆南游,披散头发在君山之上,于碧波中自在嬉戏。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洞庭湖秋夜的月色,通过岳阳楼的视角,展现了月光下的湖面美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如“冰轮”、“跃寒金”、“沈素璧”等,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清冷与湖面的波光。末句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向往自由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