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居图
先生夙华川,山中好隐居,门前十柳青扶疏。种来不记几岁月,生意蔼蔼充吾庐。
先生一生好心事,放迹其下乐有馀。垂垂露叶覆轩户,灿灿雪絮吹琴书。
清风潇瑟来枕席,流水汨■鸣阶除。或逢樵,或对渔。
隔浦荡轻航,呼童巾小车。丸药听黄鸟,攀条穿白鱼。
野老争席树阴底,凉影团团摇酒壶。山中之人有天趣,丹墨点染成画图。
若非下惠当时宴休处,定是柴桑处士之故墟。自持御史节,朝夕赋归与。
载歌柳居柳,临觞惜居诸。既不能归田重培育,又不能驰书问何如。
风瑟瑟,动干旟,露湑湑,沾佩裾。千丝万缕乱心曲,渺渺遥思飞云衢。
寄言子孙爱惜之,要使清阴大芘吾里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夙 (sù):早先,从前。
- 华川: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扶疏 (fú shū):枝叶茂盛,高低疏密有致。
- 蔼蔼 (ǎi ǎi):形容植物茂盛。
- 放迹:放纵行踪,自由自在地行动。
- 垂垂:渐渐。
- 露叶:带露水的叶子。
- 轩户:窗户。
- 雪絮:指柳絮,因柳絮飘落如雪。
- 琴书:指书籍和乐器,泛指文化艺术。
- 潇瑟 (xiāo sè):形容风声或景色凄凉。
- 枕席:床上的枕头和席子,指睡觉的地方。
- 汨■ (mì):此处可能指水声,具体字义不详。
- 阶除:台阶。
- 樵 (qiáo):樵夫,砍柴的人。
- 渔 (yú):渔夫,捕鱼的人。
- 隔浦:隔着水边。
- 荡轻航:划着轻便的小船。
- 巾小车:指用布覆盖的小车。
- 丸药:做成丸状的药物。
- 黄鸟:黄莺。
- 攀条:攀折树枝。
- 白鱼:一种鱼。
- 野老:乡野的老人。
- 争席:争座位,指与人亲近。
- 凉影:凉爽的影子,指树荫。
- 团团:形容圆形的物体。
- 酒壶:盛酒的容器。
- 天趣:自然的趣味。
- 丹墨:红色的墨水,这里指绘画。
- 点染:绘画时点缀和染色。
- 画图:图画。
- 下惠:人名,具体不详。
- 宴休:宴饮休息。
- 柴桑:地名,在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
- 处士:隐居不仕的人。
- 故墟:旧址,遗址。
- 御史节:御史的节杖,代表御史的身份。
- 赋归与:写诗表达归隐的愿望。
- 居诸:指居住的地方。
- 驰书:快速寄信。
- 干旟 (gān yú):古代的一种旗帜。
- 露湑湑 (lù xǔ xǔ):露水湿润的样子。
- 佩裾 (pèi jū):佩带的衣襟。
- 心曲:内心深处。
- 云衢 (yún qú):云中的道路,比喻高远的地方。
- 芘 (bì):庇护。
- 里闾 (lǐ lǘ):乡里,邻里。
翻译
先生从前在华川,山中喜欢隐居,门前种了十棵青翠茂盛的柳树。种植以来不记得经历了多少岁月,生意盎然,充满了我的居所。 先生一生喜欢自由自在,乐于在柳树下放纵行踪。渐渐地,露水覆盖的叶子垂挂在窗户上,如雪的柳絮吹拂着琴书。 清风带着凄凉来到枕席旁,流水声在台阶上响起。有时遇到樵夫,有时对着渔夫。 隔着水边划着轻便的小船,呼唤童子用布覆盖小车。听着黄莺的歌声,攀折树枝,穿过白鱼。 野老们在树荫下争座位,凉爽的影子圆圆地摇晃着酒壶。山中的人有自然的趣味,用红墨水点缀和染色成画图。 如果不是下惠当时宴饮休息的地方,那一定是柴桑处士的旧址。自持御史的节杖,早晚写诗表达归隐的愿望。 歌唱柳居的柳树,临别时珍惜居住的地方。既然不能重回田野培育,又不能快速寄信询问近况。 风声瑟瑟,动摇着旗帜,露水湿润,沾湿了佩带的衣襟。千丝万缕扰乱了内心深处,遥远的思念飞向云中的道路。 寄语子孙要爱惜这些柳树,要让它们的清阴大大地庇护我们的乡里。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隐居山中的先生,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满足。诗中通过对柳树的描绘,展现了先生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他对生活的简单而深刻的享受。柳树不仅是他居所的一部分,也象征着他的心境和对生活的态度。诗中的自然景象和隐居生活被描绘得生动而富有诗意,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赞美。整体上,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柳树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情感。
李延兴
元末明初北平人,字继本。李士赡子,少以诗名。顺帝至正十七年进士,授太常奉礼,兼翰林检讨。元末兵乱,隐居不仕。河朔学者多从之,以师道尊于北方。入明,曾出典涞水、永清县学。有《一山文集》。
► 2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