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陵独眺

谁家隔水敝柴扉,白浪粘天隔翠微。 红叶秋风宫路断,苍江暮雨钓船稀。 寻幽野客携壶至,解夏山僧振锡归。 圣泽只今沾溉处,松陵草木驻光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松陵:地名,今江苏省吴江市。
  • 独眺:独自远望。
  • 敝柴扉:破旧的木门。
  • 粘天:形容波浪高,似乎要触及天空。
  • 翠微:山色苍翠的样子。
  • 宫路断:宫廷的道路被阻断。
  • 苍江:深绿色的江水。
  • 解夏:佛教用语,指僧人结束夏季的修行。
  • 振锡:僧人行走时用锡杖触地,表示行走。
  • 圣泽:皇帝的恩泽。
  • 沾溉:滋润,恩泽普及。
  • 驻光辉:保持光彩。

翻译

是谁家隔着水岸,有着破旧的木门,波浪似乎要触及天空,隔着苍翠的山色。红叶在秋风中飘落,宫廷的道路被阻断,深绿色的江水上,暮雨中的钓船稀少。寻找幽静之地的野客带着酒壶到来,结束夏季修行的山僧振着锡杖归来。皇帝的恩泽如今滋润着这片土地,松陵的草木都保持着光彩。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松陵秋日的景色,通过“白浪粘天”、“红叶秋风”等意象,生动地勾勒出一幅秋日江景图。诗中“寻幽野客”与“解夏山僧”的对比,展现了不同人物的生活态度。结尾的“圣泽只今沾溉处,松陵草木驻光辉”则表达了作者对皇恩浩荡、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含蓄而丰富。

李延兴

元末明初北平人,字继本。李士赡子,少以诗名。顺帝至正十七年进士,授太常奉礼,兼翰林检讨。元末兵乱,隐居不仕。河朔学者多从之,以师道尊于北方。入明,曾出典涞水、永清县学。有《一山文集》。 ► 207篇诗文

李延兴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