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源精舍

京城六月日如火,风轩散发执书坐。 顿嫌城市多烦嚣,欲买田庐何处可。 素几茶瓯吹碧香,有客敲扉偶相过。 为言越中好山水,厥土膏腴不偏颇。 魏氏之子文贞孙,玉树临风色瑳瑳。 读书浙水之东头,蒐今摭古以自课。 夏盖湖光白涌云,福祈山气青浮座。 三江帆上暮天长,八月潮平秋水大。 亭边狝猿长如人,月黑林昏盗山果。 桃源人家疑此是,洞口云深昼无锁。 百壶满醉江南春,击缶高歌儿子和。 西蜀少陵恒苦吟,南阳武侯尚高卧。 文贞昔在贞观中,大节堂堂不终挫。 好将旧学佐朝堂,行见英流振顽懦。 索居何日赋归来,尽理遗书载轻舸。 我昔耕牧岘山阳,门前水田足粇糯。 十年道阻不可归,江上秋风茅屋破。 旧栽松柏定成林,石墙竹梢添几个。 向来耆旧安稳无,每一思之泪交堕。 福源林壑倘见分,卜邻拟住山之左。 客归好语仲远君,岁晚寄书烦报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风轩:有窗槛的长廊或小室。
  • 散发:披散头发,形容闲适自在。
  • 烦嚣:嘈杂喧闹。
  • 素几:简单的桌子。
  • 茶瓯:茶杯。
  • 吹碧香:形容茶香四溢。
  • 敲扉:敲门。
  • 厥土:其地。
  • 膏腴:肥沃。
  • 不偏颇:不偏不倚,公正。
  • 玉树临风:形容人风度翩翩,英俊潇洒。
  • 色瑳瑳:光彩照人。
  • 蒐今摭古:搜集古今。
  • 自课:自己学习。
  • 夏盖湖:地名,在今浙江绍兴。
  • 福祈山:地名,在今浙江绍兴。
  • 三江:指浙江、钱塘江、曹娥江。
  • 狝猿:猕猴。
  • 狝(xiǎn):古代指秋季打猎。
  • 桃源:比喻理想中的美好境地。
  • 百壶:形容酒多。
  • 击缶:敲打瓦器,古代的一种乐器。
  • 少陵:杜甫的别称。
  • 恒苦吟:经常苦苦吟咏。
  • 武侯:诸葛亮。
  • 高卧:比喻隐居或高隐。
  • 贞观:唐太宗的年号。
  • 大节:重要的节操。
  • 不终挫:不屈不挠。
  • 旧学:传统的学问。
  • 佐朝堂:辅佐朝廷。
  • 英流:英才。
  • 振顽懦:激励愚钝和懦弱的人。
  • 索居:孤独地居住。
  • 遗书:留下的书籍。
  • 轻舸:小船。
  • 耕牧:耕田放牧。
  • 岘山:山名,在今湖北襄阳。
  • 粇糯:稻米的一种。
  • 耆旧:老朋友。
  • 交堕:交相落下。
  • 林壑:山林和沟壑。
  • 卜邻:选择邻居。
  • 拟住:打算居住。
  • 岁晚:年底。
  • 寄书:寄信。

翻译

六月的京城,太阳如火般炙热,我在有窗的小室里披散着头发,手持书卷坐着。突然间,我厌倦了城市的喧嚣,想要买一块田地,却不知何处是好。简单的桌子上,茶杯中飘出碧绿的茶香,这时有客人敲门来访。他告诉我越中的山水很美,土地肥沃且公正。魏氏的子孙,风度翩翩,光彩照人。他在浙水的东头读书,搜集古今知识以自学。夏盖湖的湖光如云涌,福祈山的山气青翠欲滴。三江之上,帆船在暮色中航行,八月的潮水平静,秋水广阔。亭边的猕猴长得像人一样,月黑风高的夜晚,它们在林中偷吃山果。桃源人家仿佛就在这里,洞口的云雾深沉,白天无人锁门。百壶酒醉江南春,敲打着瓦器,高歌与儿子合唱。西蜀的杜甫总是苦吟,南阳的诸葛亮还在高卧。文贞在贞观年间,大节堂堂,不屈不挠。愿用旧学辅佐朝廷,让英才激励那些愚钝和懦弱的人。我何时能归来,整理遗书,载着小船离去。我曾在岘山之阳耕田放牧,门前的水田种满了粇糯。十年道路阻隔,无法归去,江上的秋风吹破了茅屋。旧时栽种的松柏定已成林,石墙边的竹子又添了几个。老朋友们都安好吗?每次想到这里,泪水就交相落下。福源的林壑若能分我一份,我打算在山的左侧找个邻居。客人回去后,请好好告诉仲远君,年底寄信给我。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在京城炎夏中的闲适生活,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思念。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越中山水的赞美和对田园生活的渴望。同时,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提及,展现了作者对传统学问的尊重和对英才的推崇。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人生感悟。

李延兴

元末明初北平人,字继本。李士赡子,少以诗名。顺帝至正十七年进士,授太常奉礼,兼翰林检讨。元末兵乱,隐居不仕。河朔学者多从之,以师道尊于北方。入明,曾出典涞水、永清县学。有《一山文集》。 ► 2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