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间杂画

山中之人气奕奕,爱画云山与水石。 远山近山恣一挥,顷刻生绢数十尺。 今代只数高尚书,妙处不减米家笔。 后之善画者为谁,青山白云久萧瑟。 忽惊座上烟蔼生,漠漠平林翠如织。 丕生梦想不可到,乃在君家雪色壁。 花发穷林破晓红,水合长天荡晴碧。 芦边雁影落回汀,沙上渔蓑晒斜日。 白发苍头四老人,棋罢松间坐争席。 笋皮笠子大如伞,归去不愁山雨湿。 炉经九转鍊丹成,杖挂百钱酤酒吃。 眼看此景不可亲,况复憧憧事尘役。 会须结屋山之阿,更求好田水之曲。 野人生理日有馀,耕归牛角悬书帙。 茆檐夜火促寒机,古甸秋风收晚栗。 安车若便下邱樊,为报先生不可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气奕奕:精神饱满的样子。
  • 恣一挥:随意挥洒。
  • 生绢:未染色的白绸。
  • 高尚书:指高超的书法或绘画。
  • 米家笔:指米芾的画风,米芾是北宋时期的著名书画家。
  • 萧瑟:形容景色凄凉。
  • 烟蔼:轻烟和雾气。
  • 漠漠:形容烟雾弥漫。
  • 丕生:一生。
  • 笋皮笠子:用笋皮制成的帽子。
  • 炉经九转:指炼丹的过程,九转表示多次炼制。
  • 杖挂百钱:形容生活简朴,杖上挂着钱准备买酒。
  • 憧憧:形容心神不定。
  • 尘役:尘世的劳役。
  • 山之阿:山的弯曲处。
  • 水之曲:水流的弯曲处。
  • 野人:指隐居山野的人。
  • 耕归牛角悬书帙:形容耕作归来,牛角上挂着书卷,表示读书与耕作并重。
  • 茆檐:茅草屋檐。
  • 古甸:古时的田野。
  • 安车:安稳的车子。
  • 邱樊:指山野之地。

翻译

山中的人精神饱满,喜爱画云山和水石。远山近山随意挥洒,顷刻间就能画出数十尺的生绢。当代只有高尚的书画家,其画风不逊于米芾的笔法。后来的擅长绘画者是谁呢?青山白云已久显凄凉。忽然惊觉座上烟雾缭绕,平林翠色如织。一生梦想无法到达的地方,却在君家的雪白墙壁上呈现。花儿在破晓的林中绽放红色,水与长天相连,荡漾着晴朗的碧色。芦苇边雁影落下回汀,沙滩上渔夫的蓑衣晒在斜阳下。四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棋罢后在松间争坐席。笋皮制成的帽子大如伞,归去时不愁山雨湿身。炼丹炉经过九转,杖上挂着百钱准备买酒。眼前此景无法亲近,何况心神不定地从事尘世的劳役。应该在山的弯曲处建屋,水流的弯曲处求田。山野人的生活日渐充裕,耕作归来牛角上挂着书卷。茅草屋檐下夜火催促寒机,古时的田野秋风中收获晚熟的栗子。如果安稳的车子能下到山野之地,告诉先生不可外出。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山中隐士的生活与情怀,通过对比尘世的劳役与山中的自由,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云山、水石、烟蔼、平林等,构建了一幅幅生动的自然画面。同时,通过对隐士生活的细节描写,如炼丹、饮酒、耕作、读书等,展现了隐士的精神世界和生活状态。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与自由的深切渴望。

李延兴

元末明初北平人,字继本。李士赡子,少以诗名。顺帝至正十七年进士,授太常奉礼,兼翰林检讨。元末兵乱,隐居不仕。河朔学者多从之,以师道尊于北方。入明,曾出典涞水、永清县学。有《一山文集》。 ► 2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