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玉成砦

玉成三面坚如铁,穿井无泉援兵绝。 去年此际万人登,已是如今髑髅骨。 刃飞丁壮屠婴孩,妇女分配囊赀财。 浪传古昔险堪恃,旷劫竟堕昆明灰。 我来似涉羊肠坂,道遇遗黎拭愁眼。 故人何处觅游魂,云树鸦啼寒日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玉成砦(zhài):地名,砦即寨,古代的军事防御工事。
  • 穿井无泉:挖掘井却没有水。
  • 髑髅(dú lóu)骨:死人的头骨,骷髅。
  • 囊赀(zī)财:装载财物的袋子。
  • 浪传:随意传播。
  • 旷劫:长时间的灾难。
  • 昆明灰:指昆明池的灰烬,比喻战乱后的废墟。
  • 羊肠坂:曲折狭窄的山路。
  • 遗黎:指战乱后幸存的百姓。
  • 拭(shì)愁眼:擦去因悲伤而流泪的眼睛。

翻译

玉成寨三面坚固如铁,挖掘井却找不到水源,援兵也断绝了。去年这个时候有万人登寨,如今却只剩下骷髅骨。丁壮被杀,婴儿被屠,妇女被分配,财物被掠夺。曾经传说这里自古以来就是险要之地,可以依靠,但长时间的灾难后,这里竟变成了战乱后的废墟。我来到这里,感觉像是涉足曲折狭窄的山路,路上遇到战乱后幸存的百姓,他们擦去因悲伤而流泪的眼睛。我要寻找的故人如今在哪里?只能在云树间,乌鸦的啼叫声中,感受着寒日的晚风。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战乱后玉成寨的凄凉景象,通过对比去年与现在的情景,突出了战争的残酷和破坏力。诗中运用了“髑髅骨”、“旷劫竟堕昆明灰”等意象,深刻表达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后半部分通过“羊肠坂”、“遗黎拭愁眼”等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战乱后幸存者的同情和对故人的思念。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战争的控诉和对和平的渴望。

周霆震

周霆震

霆震,字亨远,吉州安成人。以先世居石门田西,故又号石田子。初云生于前至元之季,宋之先辈遗老尚在,执经考业,遍于诸公之庐。若王梅边、彭鲁斋、龙麟洲、赵青山诸公皆器重之。科举行,再试不利,乃杜门授经,专意古文辞,尤为申斋、桂隐二刘所识赏。晚遭至正之乱,东西奔走,作为诗歌,多哀怨之音。明洪武十二年卒,时年八十有八矣,门人私谥曰清节先生。庐陵晏壁葺其遗稿曰《石初集》。老友梅间张瑩称其沈著痛快,慷慨抑扬,非勉强步骤者所能及。近时诗文一变,蹈袭梁、隋,以夸淫靡丽为工,纤弱妍媚为巧,是皆先生之罪人。石初之序梅间也,亦曰近时谈者,糠秕前闻,或冠以虞邵庵之序而名唐音,有所谓「始音」、「正始」、「遗响」者。孟郊、贾岛、姚合、李贺诸家,悉在所黜。或托范德机之名选少陵集,止取三百十一篇,以求合于夫子删诗之数。承讹踵谬,转相迷惑而不自知。盖石初天性介特,其持论之严,固非时好之所能易也。 ► 2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