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葛子熙

· 李存
临川葛生朴且文,负檐有力能辛勤。 家贫妻死母又老,短窗挟策长云云。 忽思句读送日月,曷若江湖劳骨筋。 高碑大碣处处有,篆楷草行兼八分。 昼长院静手自打,襟袂染煤常若熏。 旁搜远取到川陕,况乃闽浙江之濆。 通都大邑逢好事,罗列古雅逾玑濆。 相酬金帛不论直,岂比市井争钧斤。 收藏图书家若府,下者秦汉高华勋。 春初过我因细论,绝胜待食如牢赩。 四方达士一时见,野店浊醪常半醺。 顾余发齿久希豁,脱简尚阅徒逢芸。 何当一竹两芒裛,共逐溪山秋半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负檐 (fù yàn):背负重担。
  • 挟策 (xié cè):手持书本,指读书。
  • 句读 (jù dòu):指读书学习。
  • 曷若 (hé ruò):何如,不如。
  • 骨筋 (gǔ jīn):指身体力行。
  • 篆楷草行 (zhuàn kǎi cǎo xíng):指不同的书法字体。
  • 八分 (bā fēn):一种书法字体。
  • 襟袂 (jīn mèi):衣襟和袖子。
  • (xūn):熏染。
  • 罗列 (luó liè):排列,陈列。
  • 玑濆 (jī fén):指珍贵的玉石。
  • 钧斤 (jūn jīn):古代重量单位,这里比喻市井的讨价还价。
  • 牢赩 (láo xì):指牢狱中的红色。
  • 芒裛 (máng yì):芒鞋,草鞋。

翻译

临川的葛生既朴实又文雅,背负着重担却勤劳不懈。家境贫寒,妻子已逝,母亲年老,他在短窗下持书苦读,长日如此。他忽然想到,与其在家中读书度日,不如去江湖上劳作锻炼身体。各地都有高大的石碑,上面刻有篆书、楷书、草书和八分书。他在院子里长时间地用手打字,衣襟和袖子常常被墨水熏黑。他四处搜寻,远至川陕,甚至福建、浙江等地。在大城市里遇到喜欢古物的人,他们会陈列出许多古老而珍贵的物品,比珍贵的玉石还要多。他们用金帛来交换,不计较价值,这比市井中的讨价还价要高尚得多。收藏图书的人家如同府库,即使是下等的藏品也至少是秦汉时期的。春天初,他来到我这里详细讨论,绝不是像牢狱中的红色那样让人感到压抑。一时间见到了四方的达士,野店里的浊酒常常让人半醉。我年纪已大,牙齿稀疏,连翻阅旧书都感到困难。何不穿上草鞋,一起追逐秋天的溪山云雾。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葛生的形象,他虽家境贫寒,但勤奋好学,不畏艰辛。诗中通过对比葛生在家苦读与外出劳作的选择,展现了他的生活态度和追求。同时,诗人通过对古碑、书法、古物的描述,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与葛生共同追求学问和自然的愿望,展现了文人间的深厚情谊和对自然美的向往。

李存

元饶州安仁人,字明远,更字仲公。从陈苑学。致心于天文、地理、医卜、释道之书,工古文词。应科举不利,即为隐居计,从游者满斋舍。中丞御史等交章荐,皆不就。学者称俟庵先生。与祝蕃、舒衍、吴谦合称江东四先生。有《俟庵集》。 ► 46篇诗文

李存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