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三首

· 李存
老去无所为,结庐在竹庄。 竹庄荆棘深,宿昔狐兔藏。 岂无江海愿,齿发不足偿。 生则居庵中,死则埋庵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结庐:建造简陋的房屋。
  • 宿昔:往常,过去。
  • 齿发:指年龄,因为随着年龄增长,牙齿和头发会发生变化。
  • :实现,满足。

翻译

随着年老,我已不再追求世俗之事,于是在竹林中建了一座简陋的房屋。这片竹林深处,往常常有狐狸和兔子藏匿其中。我并非没有向往江海之志,但我的年龄和身体状况已不允许我实现这些愿望。活着的时候,我就住在这座小屋中,死后,就埋葬在小屋旁边。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老去生活的无奈接受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诗中,“结庐在竹庄”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的隐居环境,而“竹庄荆棘深,宿昔狐兔藏”则进一步以自然的景象来象征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孤独。诗人的“江海愿”与“齿发不足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显了生命的有限与梦想的无限之间的矛盾。最后两句“生则居庵中,死则埋庵傍”简洁而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生死的淡然态度和对简朴生活的执着追求。

李存

元饶州安仁人,字明远,更字仲公。从陈苑学。致心于天文、地理、医卜、释道之书,工古文词。应科举不利,即为隐居计,从游者满斋舍。中丞御史等交章荐,皆不就。学者称俟庵先生。与祝蕃、舒衍、吴谦合称江东四先生。有《俟庵集》。 ► 4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