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七日同宋显夫学士暨经筵僚属游上京西山纪事二首

联冈叠阜卫神都,万幕平沙八阵图。 朝柱星垣周社稷,宗藩盘石汉规模。 官堤亘野丰青草,禁禦深林暗碧榆。 地辟天开到今日,九重垂拱制寰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联冈叠阜:连绵不断的山冈和丘陵。
  • 卫神都:保卫神圣的都城。
  • 万幕平沙:形容军队帐篷众多,分布在平坦的沙地上。
  • 八阵图:古代兵法中的八种阵型,这里指军队的布阵。
  • 朝柱星垣:朝廷的支柱,比喻国家的重臣。
  • 周社稷:指周朝的国家和社稷,即国家政权。
  • 宗藩盘石:宗室藩王的稳固如磐石。
  • 汉规模:汉朝的制度和规模。
  • 官堤亘野:官方修建的堤坝横亘在原野上。
  • 禁禦深林:皇宫禁地周围的深林。
  • 暗碧榆:深绿色的榆树。
  • 地辟天开:形容天地开辟,国家建立。
  • 九重垂拱:皇帝垂拱而治,形容政治清明,国家安定。
  • 制寰区:统治天下。

翻译

连绵的山冈和丘陵环绕着神圣的都城,军队帐篷遍布平坦的沙地,布下如八阵图般的阵势。朝廷的重臣如同星辰般支撑着周朝的国家政权,宗室藩王稳固如磐石,遵循汉朝的制度和规模。官方修建的堤坝横亘在广阔的原野上,皇宫禁地周围是茂密的深林,榆树呈现出深绿色。从天地开辟至今日,皇帝垂拱而治,国家安定,统治着整个天下。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元朝都城的壮丽景象和国家的稳固统治。通过“联冈叠阜”、“万幕平沙”等意象,展现了都城的军事防御和壮阔景象。诗中“朝柱星垣”、“宗藩盘石”等词句,强调了朝廷重臣和宗室藩王对国家稳定的重要性。结尾的“九重垂拱制寰区”则体现了皇帝的明智统治和国家的繁荣安定。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国家强盛和政治清明的赞美。

周伯琦

元饶州人,字伯温,号玉雪坡真逸。周应极子。幼入国学为上舍生,以荫补南海簿,三转为翰林修撰,顺帝至正中累迁参知政事,招谕平江张士诚,拜江浙行省左丞,留平江十余年。士诚灭,乃归,寻卒。仪观温雅,博学工文章,尤以篆隶真草擅名。有《说文字原》、《六书正讹》等。 ► 2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