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二日奉诏以香酒赐曲阜代祀孔圣庙越五日别翰林诸友
上京两月得从容,视草堂前华影重。
黄阁宣麻书数纸,大官尚酝日千钟。
题名已愧联群玉,善颂惟知儗华封。
王事期程行有日,从今夜夜梦鳌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上京:指元朝的都城大都(今北京)。
- 视草堂:指在草堂前观看花草。
- 黄阁:古代指宰相办公的地方。
- 宣麻:指宣读诏书。
- 书数纸:指诏书的内容。
- 大官尚酝:指高级官员享用的美酒。
- 日千钟:形容饮酒量很大。
- 题名:指在金榜上题写名字,即中举。
- 联群玉:比喻与众多才俊并列。
- 善颂:指美好的颂词。
- 儗华封:指模仿华丽的封禅文。
- 王事期程:指朝廷的使命和期限。
- 鳌峰:指翰林院,因翰林院在鳌山之下,故称。
翻译
在京城两个月得以从容不迫,在草堂前欣赏花草的重重影影。 黄阁中宣读诏书,内容写在几张纸上,高级官员每日享用千钟美酒。 在金榜上题名已感到惭愧,与众多才俊并列,美好的颂词只能模仿华丽的封禅文。 朝廷的使命和期限已经确定,从今夜夜梦见翰林院的鳌峰。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在京城的生活和感受。诗中,“上京两月得从容”展现了作者在京城的悠闲时光,而“视草堂前华影重”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欣赏。后句通过“黄阁宣麻书数纸”和“大官尚酝日千钟”反映了朝廷的繁忙和官员的奢华生活。结尾的“从今夜夜梦鳌峰”则抒发了作者对翰林院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憧憬。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朝廷生活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