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丞相丙子自京口脱去变姓名作清江刘洙今日相对得非梦耶

昔年变姓走淮滨,虎豹从横独怆神。 青海茫茫迷故国,黄尘黯黯泣孤臣。 魏雎张禄梦中梦,越蠡陶朱身后身。 今日相看论往事,刘洙元是姓文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丙子:指特定的年份,此处可能指1276年,南宋灭亡前夕。
  • 京口:今江苏镇江。
  • 变姓名:改变姓名,隐姓埋名。
  • 清江刘洙:指文天祥在逃亡时使用的化名。
  • 从横:即纵横,形容四处奔走。
  • 怆神:悲伤至极。
  • 青海:这里可能指边远的地区,比喻远离故国。
  • 黄尘:黄色的尘土,常用来形容战乱或流亡的景象。
  • 黯黯:形容心情沉重,忧郁。
  • 孤臣:指忠诚而孤立无援的臣子。
  • 魏雎张禄:指战国时期的魏国宰相张仪和雎阳君,这里可能比喻文天祥的政治生涯。
  • 越蠡陶朱:指春秋时期的越国大夫范蠡,后隐退成为富商,这里可能比喻文天祥的隐退生活。
  • 身后身:指死后的名声或影响。

翻译

当年为了逃避追捕,我改名换姓逃至淮滨,如同被虎豹追逐,独自感到无比的悲伤。 在茫茫的青海边,我迷失了故国的方向,黄尘滚滚中,我这孤立无援的臣子黯然哭泣。 魏国的张仪和雎阳君,他们的故事如同梦中的幻影,而越国的范蠡,他的名声则留在了身后。 今天我们相见,谈论过去的往事,原来刘洙就是那个姓文的忠臣。

赏析

这首诗是汪元量对文天祥逃亡经历的回忆和感慨。诗中通过“变姓名”、“虎豹从横”、“青海茫茫”、“黄尘黯黯”等意象,生动描绘了文天祥逃亡时的艰难与孤独。后两句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比喻,表达了对文天祥忠诚与牺牲精神的赞颂。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对文天祥历史形象的深刻缅怀。

汪元量

宋临安钱塘人,字大有,号水云子。度宗咸淳间进士。以善琴供奉内廷。宋亡,随北去。后为道士南归,往来匡庐、彭蠡间,踪迹莫测。为诗慷慨有气节,多纪国亡北徙事,后人推为“诗史”。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 539篇诗文